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藏書樓有哪些?
書籍是記錄和傳承前人智慧的載體。中國人一直非常重視歷史記錄和文化遺產(chǎn),所以書籍的數(shù)量充滿了汗牛;圖書館是保存民族智慧的最佳場所,可以被稱為現(xiàn)代圖書館之父。漢代天祿閣、石渠閣等中國最早的藏書建筑。宋代以后,隨著造紙術(shù)的普及和印本書的推廣,藏書樓也在民間建成。讓我們來盤點一下中國著名的藏書樓吧!
寧波天一閣
天一閣位于浙江省寧波市,是中國最早的私人圖書館,也是亞洲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天一閣占地2.6萬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退休兵部右侍郎范琴主持。
天一閣的名字叫天一生水,因為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害,而天一生水可以用水克火。天一閣現(xiàn)收藏近30萬卷古籍,其中大部分是地方志、登記錄等史料書籍。
北京文淵閣
文淵閣位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東華門內(nèi)文華殿后面,是紫禁城最大的皇家藏書樓。它建于1776年,由乾隆皇帝命名為文淵閣,用于第一本精品書《四庫全書》。
文淵閣坐北南,閣仿浙江寧波范氏天一閣,為三層樓,樓上通一間,樓下分六間,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
沈陽文溯閣
文溯閣建于1782年,是專門存放《文溯閣四庫全書》的,也存放在閣內(nèi)。閣后是仰熙齋,有抄手游廊,是皇帝讀書的地方。
文溯閣以黑瓦為頂,寓意以水克火,因為北方任桂水,其色屬黑,黑色代表水。窗柱等暖色也有取吉避災(zāi)的意圖。
承德文津閣
文津閣建于乾隆39年(1774年),1954年重建。它位于避暑勝地平原區(qū)西部,不僅是清代重要的藏書場所,也是一座獨特的小花園。
文津閣是浙江是浙江天一閣,仿照明代建筑。外觀是兩層,實際上是三層,閣中有一層暗層,這樣陽光就不能直射到圖書館。室內(nèi)油漆也很精致,深綠色的柱子,藍色的封面卷冊,白色的書,主要是冷色,給人一種安靜的氛圍。
杭州文瀾閣
文蘭閣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館。它最初建于清乾隆47年(公元1782年)。它是清朝為收藏《四庫全書》而建的七個藏書閣之一,也是江南三閣中唯一幸存的一個。
文蘭閣是江南典型的庭院建筑。園林布局的主要特點是順應(yīng)地形,適當裝飾亭臺樓閣、曲廊、水池、石頭等建筑,并借助小橋相互連接。公園的亭臺樓閣、池橋和假山相互連接。
寧波五桂樓
建于清嘉慶12年(1807年),是余姚人黃澄量建的私人藏書樓。黃的上一代有五個兄弟,同科中舉,故稱五桂樓。因為四明山周圍有72座山峰,又稱七十二峰草堂。
樓內(nèi)藏書最多6萬多卷,被稱為浙東第二藏書樓。其中,《明文類體》在清代文字獄時期保存了明代400多個文集,最受歷史學家重視。
瑞安玉海樓
位于浙江省瑞安古城東北角,由光緒時期的太仆寺少卿孫衣言創(chuàng)作。它是中國東南地區(qū)著名的藏書樓之一。孫氏因慕宋王應(yīng)林博極群書,以其巨大的玉海而聞名于斯塔。原著八九萬卷,都是孫父子隨意搜索的,其中很多鄉(xiāng)鎮(zhèn)幫助文獻和珍本。孫毅讓卒后,善書大部分歸杭大收藏。
寧波抱經(jīng)樓
抱經(jīng)樓原位于浙江省寧波市的君子營,建于1777年(清乾隆42年)。與范氏天一閣、鄭氏二老閣同名。
樓主是收藏家盧址,他沉迷于書籍。藏書規(guī)模的形成,有一小部分是祖先傳下來的,大部分是從其他收藏家那里買來的。為了獲得好的資本,他不惜高價。盧址活著的時候,抱經(jīng)樓藏書豐富,管理嚴格。1861年,抱經(jīng)樓藏書被搶劫,后來被當?shù)厣倘速I回,免費歸還。1961年,大部分藏書再次丟失,藏書。
紹興古越藏書樓
古越藏書樓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勝利西路,緊鄰大同學校。徐樹蘭成立于清末,是中國圖書館歷史上第一向公眾開放的藏書樓,也是第一家具有現(xiàn)代公共圖書館特色的藏書樓。
房東徐樹蘭是一位閑散的兵部郎中。他于28年(1902年)在岳軍古貢院購買了6畝土地,耗銀3.2萬962元,建造了7萬多卷古岳藏書樓,并于30年(1904年)正式向讀者開放。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總裁蔡元培年輕時在這里學習。
揚州吳氏測海樓
測海樓位于揚州市泰州路市人民醫(yī)院。測海樓的主人是吳的兄弟,他的兄弟名字是孫福茨,他的兄弟名字是君孫竹樓。他們都是光緒之間的揚州人。因為兄弟倆都是過道臺,包括測海樓在內(nèi)的建筑一直被揚州人稱為吳道臺屋。
測海樓是揚州歷史上最大的私人藏書樓。樓內(nèi)藏書最多的時候,有24萬多本經(jīng)、史、子、集、雜,叢書七部四十七類。
常熟趙氏脈望館
脈望館是明朝萬歷時期趙用賢和趙琦梅父子的藏書樓。它是明代典型的建筑,與寧波天一閣同時代。今天位于江蘇常熟古城區(qū)學院街南趙巷10號,是禹山派古琴藝術(shù)博物館所在地,古音正宗。
“脈望”:古書中的蛀蟲;據(jù)《仙經(jīng)》記載:“蠹蟲三食神仙字,則化為此物,名為脈望?!卑巡貢胰∶懊}望館”,趙用賢、趙琦美父子對書的奢愛可見一斑。
常熟鐵琴銅劍樓
創(chuàng)始人曲紹基位于常熟古里鎮(zhèn)西街,建于清乾隆年間。曲紹基的兒子曲勇特別喜歡金石文字。他曾經(jīng)得到過各種各樣的鐵琴和銅劍。因此,藏書樓被命名為鐵琴銅劍樓。
第三代傳人曲秉源兄弟、第四代傳人曲良士為了守護藏書歷,甚至冒著生命危險,保存了藏書精良的基礎(chǔ)。新中國成立后,曲氏后人向中央政府捐贈了約600本藏書,現(xiàn)有國家圖書館。
聊城海源閣
楊以增位于山東聊城西南角萬壽觀楊氏宅,成立于道光20年(1840年)。他一生都喜歡藏書,在任職期間廣泛收藏。清末海源閣藏書3236種,共208300多卷。
海源閣藏書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一次又一次地被破壞,大部分藏書都丟失了。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shù)海源閣藏書被收入國家圖書館和山東圖書館。
湖州皕宋樓
為藏書家陸心源建造的藏書總數(shù)約為15萬卷。書籍來源主要從江蘇、浙江、上海購買,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江南藏書的精髓。以宋為樓名,意思是內(nèi)藏宋有200種。
光緒33年6月(1907年),宋樓、守先閣藏書15萬卷,陸心源之子陸樹藩以10萬元賣給日本巖崎的靜嘉堂文庫。這件事給后人留下了無盡的感嘆和深刻的警告。
杭州八千卷樓
8000卷樓是清末收藏家丁丙的私人收藏樓。8000卷樓的名字起源于丁丙祖父丁國典。丁國典的名字是因為他崇拜他的遠祖宋丁凱收藏了8000本書。丁丙收集了他的財富,在過去的30年里,他收集了1.5萬多本書和20多萬本書。8000卷樓和800卷樓再次建成,創(chuàng)建了一個好的書房來收集珍寶。
八千卷樓藏書明刻精本,四庫全書底本,名人稿本和學校有許多中國古籍,如日本和朝鮮雕刻的,其中許多是明清藏書家遞藏的,這是它的主要特點。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兩江總督端方為防止古籍外流,將八千卷樓藏書收購入藏江南圖書館。
徐家匯書樓
徐家匯藏書樓建于1847年,上海天主教耶穌將在徐家匯建書館,收藏中西書籍,1860年和1897年兩次擴建,形成獨立的兩層藏書樓。1956年,徐家匯藏書樓并入上海圖書館?,F(xiàn)在是上海圖書館的一部分,專門收藏1950年前出版的外文文獻。
徐家匯圖書館是上海最早的現(xiàn)代圖書館。它的建立起源于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梢哉f,這是中國西學東學西傳的縮影。
歷史上有成千上萬的著名藏書樓。但戰(zhàn)爭是無情的,動蕩是無窮無盡的。有多少著名的建筑被燒毀了?有多少古籍被摧毀了?藏書樓的創(chuàng)始人和守護者是文化的英雄。珍惜這些現(xiàn)有的藏書樓,讓智慧代代相傳,也是今天人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