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華陰西岳廟:明清宮御園古建筑群
西岳廟位于陜西省華陰市岳鎮(zhèn)東端,供奉西岳華山兵神金天王。它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它成立于漢魏時期,建于唐宋時期,在明清時期蓬勃發(fā)展。它一直是歷代皇帝祭祀華山之神的重要場所。它有2100多年的歷史。雖然經(jīng)歷了幾次自然災(zāi)害和人為災(zāi)害,但許多具有較高文物價值的古建筑仍然保存下來。
西岳廟是明清建筑風(fēng)格的宮殿御苑式古建筑群落,其軸線與華山主峰形成一線,布局為坐北向南長方形的重城式大廟,朝向華山主峰,主要建筑沿著南北軸線左右對稱。西岳廟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西岳廟有許多碑刻?,F(xiàn)存后一周,華岳廟碑明重刻有唐玄宗御華山碑,明萬歷刻有華山臥圖。圖首附王維、李白、杜甫、陳團等唐宋名人,包括華山題詩和華山圖,以及乾隆御書《岳蓮靈舒》的石額。假如你是碑刻愛好者,這里會給你帶來很多驚喜。
周圍的城墻建于明代,高10米,南北長525米,東西寬225米,周長1825米。整個西岳廟布局嚴謹,內(nèi)外輪廓,中軸線貫穿南北,形成重城市多單元的空間結(jié)構(gòu),亭、廳、建筑、廣場錯誤。西岳廟建筑前后分為六個空間,從北到南的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浩靈門、五鳳樓、格星門、金城門、浩靈殿、宿舍、皇家書店、萬壽閣。
第一個空間是五鳳樓前面的入口部分;第二個空間是五鳳樓后面的庭院,曾稱為陜西的小碑林;第三個空間是從格星門到金城門的庭院;第四個空間的主要建筑有豪靈殿(正殿)等。;第五個空間的主要建筑有皇家書房等。;第六個空間的主要建筑有萬壽閣、游岳坊、望河樓等。整個建筑呈現(xiàn)前低后高的格局,這六個空間相互襯托,協(xié)調(diào)對比,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西岳廟古建筑的主要建筑
西岳廟的第一扇門叫豪靈門,又稱連三門,是西岳廟的主樓,面寬九間,深五間,為歷代皇帝或欽差大臣祭祀岳神。整個大廳位于凸形須彌式月臺上,回廊環(huán)繞,飛檐高聳,斗拱密布,高大宏偉,氣勢磅礴,金碧輝煌。大廳中央門楣上掛著浩靈殿的金牌匾,供奉著西岳華山之神的牌位,上面掛著清同治皇帝御書瑞寧仙掌、慈禧太后御書仙掌凌云、光緒皇帝御書金天昭瑞三塊龍紋金牌匾。
午門是西岳廟的第二扇門,由五個門洞組成。在石磚優(yōu)惠券的午門上,有七個寬度和三個深度的五峰樓,是琉璃瓦單檐的山頂和閣樓建筑。兩端有一棟建筑,與走廊相連。建筑物兩側(cè)有一條用石頭建造的馬路,用于登上城市。五峰樓是西岳廟主城的南門,兩側(cè)有一座城角樓,使整個南墻充滿了亭子宮殿,宏偉壯觀。
明李楷有詩贊:寶殿周垣白帝宮,能收月報高穹。蓮花青孕開環(huán)海,云影寒生接大蒙。不要回憶咸陽滅楚火,曾無司鐵馳秦風(fēng)。姬贏世代樓臺盡,疑是黃圖在此。沿御道前行,院內(nèi)西南巨大的《五岳石殘碑》、《唐玄宗御制華山銘碑》,院內(nèi)東南有御香亭。醫(yī)院東西兩側(cè)名碑眾多,篆、隸、行、草琳瑯滿目,享有小碑林的美譽。
格星門是西岳廟的第三扇門,是一座七開間過街牌樓式的大門樓,其中三棟是高大的門樓,突出了中間門樓最高的門樓,每棟是一座磚砌的硬山夾墻屋作為耳房,共四棟。整體外觀就像一座雄偉的七樓八柱牌樓。它的精致之處在于斗拱密布,長拱頭上雕刻的九條龍頭顯示出寺廟的高度。
因此,格星門被稱為西岳廟的九龍口。進入格星門,醫(yī)院中心的石拱矗立著,是清朝四柱三開間的五層拱門。它采用圓形雕刻、透明雕刻、浮雕、線條雕刻等技術(shù),描繪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象征吉祥財富的許多圖案。柱子北面雕刻的對聯(lián)澄清了華山神的范圍和職業(yè)部門。
整個牌坊造型優(yōu)美,結(jié)構(gòu)靈巧。牌坊東西兩側(cè)有兩座明朝紀念碑,高大雄偉,氣勢磅礴。東面是明洪武三年的五岳河瀆碑,西面是明萬歷時期的華陰縣西岳廟紀念碑重建。
金城門,面寬5間,深2間,六檸檬屋琉璃瓦單檐山頂帶回廊的殿堂式建筑,名為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是西岳廟的第四道大門,位于浩靈殿之南,是正殿門。門前,花木扶疏,風(fēng)景幽靜。金城門內(nèi)氣氛森嚴肅穆。金水橋又稱望仙橋,由三拱橋組成。橋欄板望柱上雕刻著不同形狀的石獅和各種珍貴的花卉,雕刻精美。橋下有水,名玉帶河。水源來自廟東南的李泉,匯入廟后苑放生池。
西岳廟古建筑群前世今生
漢代,漢武帝在華山腳下創(chuàng)造了第一座祭祀西岳神的寺廟――集靈宮。東漢時遷現(xiàn)址,后改名西岳廟。
由于五亂華,西岳廟遭到重創(chuàng),北魏重建,但不是新建的。開元十二年(724年)冬,唐玄宗李隆基命令全國將華山神封為金天王,西岳廟改名為金天王祠堂。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宋太祖趙匡胤在唐代舊基礎(chǔ)的基礎(chǔ)上,對西岳廟進行了大規(guī)模建設(shè)和大規(guī)模擴建。從此,每年的祭祀都是定制的。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規(guī)定每年祭祀華山的制度,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春正月加封西岳神為西岳金天大利順圣帝。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西岳神帝號被取消――被唐、宋、元朝皇帝加封。當時,華山神被視為萬能之神。
明憲宗成化18年(1482年),從成化乙亥秋開始,到仁寅夏工程結(jié)束,歷時28年。
嘉靖二十年(1541年)前后,對西岳廟進行了翻修、植傾的修繕。修建后的西岳廟有正殿五對,殿后宿舍兩對,前為格星門,七座頭門,五座國朝碑樓,東西旱船兩座,外為樓對,連接角樓,凡間200奇,增加了兩座玉壘神殿――如今,靈宮玉冥王殿,七座頭門指的是七座房子,與今欞星門形狀相同。
嘉靖41年(1562年)又進行了一次大修,持續(xù)了兩年。修復(fù)后的西岳廟有兩間臥室、寺廟、門和亭凡。
清朝對西岳廟進行了兩次較大的建設(shè),一是在康熙44年(1705年),由于御制重建岳廟碑沒有詳細記載,難以知道。第二次大修是乾隆42年(1777年),因為西岳神近年來風(fēng)調(diào)雨調(diào),反復(fù)響應(yīng),尤其是陜西巡撫畢元奏稱西岳廟年久衰落,急需修復(fù)。乾隆皇帝毫不猶豫地撥款12.2萬元,要求畢元酌情辦理,并告訴畢元修建西岳廟。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國民黨駐軍馮玉祥部駐入西岳廟,造成嚴重破壞。
1979年,西岳廟文物管理辦公室正式成立,開始收回中軸線建筑的管理和保護權(quán)。采取了石雕、石雕、古建筑的保護措施,收集整理了一些歷史文化資料,收集了一批珍貴的文物。20世紀80年代,金城門、格星門和西城墻的一些坍塌段被修復(fù),廟門前棋盤街17個單位的36戶被拆除。
1988年1月,西岳廟被宣布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4月18日,西岳廟打開了一扇塵封半個多世紀的正門——浩靈門,正式向公眾開放。2014年1月1日,清乾隆皇帝制作的《西岳華山寺紀念碑重建》紀念碑重建。
由于歷史悠久,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和自然災(zāi)害,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西岳寺主要是明清時期的建筑。它是北京紫禁城的縮影,因此被稱為小紫禁城。金瓦紅墻雄偉壯觀,柏石林立,莊嚴肅穆。這不是北京紫禁城,而是紫禁城的一般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