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甲秀樓-清朝貴陽八景之一
甲秀樓建于明朝萬歷26年(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明朝萬歷時期(1573-1620年),江東巡撫連接南岸,一樓培養(yǎng)風水,稱為甲秀,意思是科甲秀秀。后樓被破壞重建。清多次重建后,宣統(tǒng)第一年(1909年)重建了現(xiàn)有建筑。
甲秀樓是三層三檐四角的尖頂閣樓,在中國古代建筑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樓高22.9米,飛船翹角,12根石柱撐檐,白色雕塑花石欄桿,翹起,煙窗水嶼,如畫。登樓遠眺,周圍的風景,歷歷在目。浮玉橋如白龍臥波,全長90多米,穿過樓下,貫穿兩岸。橋上有涵碧亭,橋下有涵碧潭、水月臺,橋南有翠微亭,遙相呼應。
甲秀樓分為三部分:浮玉橋第一部分;甲秀樓主樓第二部分;翠微園第三部分。浮玉橋頭有石木牌坊,牌坊中央有城南遺跡四個字,橋上有涵碧亭。主樓甲秀樓飛角、石柱屋檐、雕欄環(huán)保。翠微園是由拱南閣、翠微閣、龍門書院組成的明清古建筑群。同時,新建的貴州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服裝展廳收藏了數(shù)百多件苗族、侗族、彝族、水族、革家、土家族、布依族等民族傳統(tǒng)服裝、手工刺繡、民間蠟染,令人驚嘆。展出的民族傳統(tǒng)服飾和民族工藝品,是貴州少數(shù)民族文化藝術的體現(xiàn),也是貴州少數(shù)民族的驕傲。
在甲秀樓邊,貴陽僅有一座建于明宣德年間,距今已有560多年的明代建筑"翠微園"。這里原本是一座寺廟和花園,王陽明經(jīng)常游覽的南庵就在這里。他在《南庵二韻二》詩中寫道:"千峰雨晚映松林"'"漁人收網(wǎng)舟初集"。后改建為翠微園,將寺廟建筑與園林庭院融為一體。
在翠微閣內(nèi),蕭嫻書法作品陳列館開業(yè)。蕭嫻是貴陽人,她是康有為的弟子,是當代中國著名的女書法家。請看她的手跡,在宏大的筆觸中展示出售秀,"飛檐甲天下,落影秀環(huán)中"的條幅,詩句中隱言"甲"與"秀"的意思。"清風待客,明月留人",飛筆,字意清雅,表達了貴州人民對好客的熱情,歡迎世界各地的游客來貴州,到甲秀樓乍客。
甲秀樓是市中心難得的安靜之地。景區(qū)古色古香,景區(qū)外高層建筑眾多。夜晚,燈火通明,人影搖曳,成為歷史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的焦點。歷史的光芒在現(xiàn)代文明中閃爍,昂揚"甲秀天下"引導人們走向美好未來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