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禪寺大殿—唐代木結構設計營造
“二唐寺,瑰寶世間無。”這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已故會長趙樸初先生《五臺雜詠》詞中對唐代建筑南禪寺大殿和佛光寺的評價。山西五臺縣南禪寺大殿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筑,也是亞洲最古老的木結構古建筑,是我國唐代寺院施工設計的代表作。大殿及殿中的唐代雕塑,堪稱國寶,是全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1961年,國務院公布南禪寺大殿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筑。位于山西省五臺縣城西南22千米的李家莊。始建年代不詳,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宋、明、清時期經(jīng)過多次修葺,1973年又進行了復原性整修,恢復了唐代殿宇建筑出檐深遠的渾樸豪放面貌。
南禪寺比佛光寺的修建還早75年
南禪寺位于山西省五臺縣陽白鄉(xiāng)李家莊村西北,距縣城22公里,距五臺山臺懷鎮(zhèn)87公里。寺院坐北向南,由兩個小院落組成,共占地4158平方米。大殿為寺院的主體建筑。南禪寺始建年代不詳,但大殿內西平梁底皮有題記云:“因舊名。時大唐建中三年,歲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時,重修殿。法顯等謹志。”可知南禪寺應建在唐建中三年或以前。即便以建中三年修建算起,該寺距今也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較之著名古剎山西五臺縣佛光寺的修建還早75年。佛光寺是我國建筑學家梁思成依據(jù)敦煌壁畫的線索,經(jīng)多方考查,于1937年發(fā)現(xiàn)的。南禪寺是鄉(xiāng)間小廟,上不了敦煌壁畫,故當時梁思成未先找到,而稱佛光寺為“第一國寶”。
大殿設計營造堪為我國木結構建筑的典范
南禪寺是鄉(xiāng)村小寺,非官家廟宇,限于財力,規(guī)模甚小。大殿之“大”,是對本寺其它建筑而言,實際只是一座很小的殿堂。其面寬3間,15.6米;進深3間,13.9米,基本呈方形。但就是這樣一座小殿,卻處處顯示了中唐木結構建筑的特色,堪為我國木結構建筑的典范,是研究唐代建筑發(fā)展史的重要實物。
全殿由臺基、屋架、殿頂3部分組成。臺基高1.1米,由磚石壘砌,在低矮配殿的襯托下,使大佛殿顯得雄偉突出。殿前置月臺,南北長5米,東西后沿寬15.72米,前沿寬14.64米,形成不規(guī)則的方形。南禪寺的大殿與月臺幾乎占了整個院落的一半,更使大殿顯得氣勢不凡。
大殿的屋架簡練、篤實、古樸,顯示了唐代的建筑風格。殿身四周設檐柱12根,其中西山墻內施方柱3根,為翻修前的原件,其余為圓柱,粗壯結實。殿內別無金柱,屋頂重量通過梁架由檐柱支撐,墻身只起間隔內外和遮擋風雨的作用,與現(xiàn)代梁柱框架結構極為相似。檐柱柱頭稍有卷殺,微向內傾,形成側腳,與橫梁構成斜角;角柱生起,致使梁架四角翹起,即使整個屋架的結合更加緊湊,增強了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又使出檐深而不低暗。
大殿整個屋架結構設計合理,排列齊整,銜接嚴實,無多余的裝飾構件,間有局部的點綴。其優(yōu)點有三:一是緊湊牢固,保證了構架的穩(wěn)定性。千余年來,任憑風侵雨蝕,雷轟地震,大殿安然無恙,雄姿依舊。二是可使室內不再用柱,獲得較大的使用空間,便于按照需要隨意安排像設。三是室內系徹上明造,在不設平棋、平暗直接暴露梁袱椽檁的情況下,屋架給人以簡潔大方、井然有序的視覺效果。另外,梁架在四面向正中層層舉高的過程中,采用了相當平緩的舉折比例,為屋面的平緩過渡、形成優(yōu)美的造型奠定了基礎。
殿頂為九脊式樣,一正脊、四垂脊、四角脊,上部兩坡,下部四坡,清代稱單檐歇山式。這樣的設計照顧了兩個方面:一是殿的平面近于方形,若采用廡殿頂(四脊式),正脊將顯得過短,不如九脊式比例合適。而這種形式也就成為后來方形或近于方形平面殿堂普遍的處理方式。二是中國古代建筑受等級約束,民間寺院殿堂,最多只能與貴邸的廳堂近似,遂建成了低一個等級的九脊屋頂。值得注意的是,民間也能設計構建得這樣科學合理,說明當時的建造技術已經(jīng)相當普及。
殿頂坡度相當平緩,因此其出檐深遠翼展,剛健輕巧,似鳥革一飛,氣度從容。殿頂一色青瓦仰俯鋪蓋,正脊兩端安置鴟吻,別無修飾,簡樸古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