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的建筑特點是什么?
寺廟是佛教寺廟的主要建筑。寺廟用于供奉佛像和菩薩雕像;大廳是僧侶們練習和生活的地方。自明代以來,漢代佛教的建筑開始定型,即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jīng)樓通常建在南北中軸線上。在它們的左右兩側,有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和藥師殿。寺廟的兩側是僧侶們的生活區(qū)。
佛教寺廟的大門被稱為山門,因為寺廟通常建在山脈和森林的深處。一般有三個山門,建成一個宮殿類型,被稱為山門大廳或三門大廳。寺廟兩側塑造了兩尊金剛力士雕像,兇猛的臉,戴著皇冠,赤裸的上半身,拿著金剛杵。金剛杵是古印度最強大的武器;兩個金剛力士一起守護山門,守護佛教,展示了佛教的威嚴。
山門后,是天王殿。彌勒佛供奉在殿中央面南。佛教稱彌勒佛為未來佛,釋迦牟尼預言他將在數(shù)百萬年后成佛。唐代以前的彌勒造像大多以菩薩的形象出現(xiàn),戴著寶冠,穿著天衣,脖子上披著瓔珞。后來,彌勒佛的形象取材于中國五代的布袋和尚,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布袋和尚叫契此,身材矮胖,經(jīng)常攜帶布袋,到處坐臥,教育大眾。臨終時,他說了一句話:彌勒真彌勒,分身千億;時時展現(xiàn)世人,世人自不知道。此后,人們認為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供奉,形象特征是胸部凸起,禿頭耳朵,微笑。在彌勒佛的背后,面北供奉韋陀。韋陀是守護寺廟的佛教天神,通常被塑造成穿著古將軍服、手持金剛杵的威武形象。
天王殿左右兩側有四尊天王像,穿甲戴盔。這四個天王指的是:東方天王,可以守護國土,全身白色,手持琵琶;南方天王的成長,可以讓別人成長善根,全身青色,手持劍;西方廣目天王,全身紅色,手里纏著一條龍;北方多聞天王,既是北方的守護神,又是財富之神,全身金色,七寶金剛莊嚴盔甲,金翅鳥冠,雨傘。上述形象是元明以后逐漸形成的,他們手中的法器分別表示風調雨順的功能。
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寶殿,又稱大殿,是寺廟的正殿。大雄是釋迦牟尼的尊稱。釋迦牟尼雕像主要供奉在殿內,但由于時代倡導變化,實際情況復雜。大雄寶殿中央一般是釋迦牟尼的坐像或立像,兩邊是他的兩個大弟子迦葉和阿難的立像。宋朝以后,大佛殿還供奉三尊佛像,其供奉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供三身佛,另一種是供三世佛。三佛是指一佛所擁有的三佛,即法身佛(體現(xiàn)佛本身),名毗盧蓋那佛;報身佛(以佛法為基礎,修行后獲佛果身),名盧舍那佛;應身佛(為超越眾生而應身),即釋迦牟尼佛。三身佛一般中間是法身佛,左邊是報身佛,右邊是應身佛。三世佛分為橫三世和豎三世。橫三世佛從空間上講,在大廳里的位置通常是:釋迦牟尼佛中間是眾生世界(兩邊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左邊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兩邊是日月菩薩);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兩邊是觀音菩薩)。垂直三世佛從時間上講,在大廳里的位置通常是:中間是現(xiàn)在的佛,主現(xiàn)在的世界,指釋迦牟尼佛;左邊是過去的佛,主前世,指燈佛;右邊是未來的佛,主來世,指彌勒佛。
一般來說,寺廟大廳的兩側都有羅漢。五代以前,佛教傳說大多是十六羅漢。五代以來,羅漢繪畫風格盛行。畫家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增加了兩個,成為十八羅漢。
一些寺廟在大殿佛像后面塑造了南海觀音像。觀音菩薩站在島上,手里拿著楊樹枝和干凈的瓶子,周圍都有八個困難。觀音,也被稱為觀音,因為她的同情心和悲傷,可以拯救所有的生物在危險和困難中,所以受到崇拜。隋唐以后,她贏得了社會的普遍信仰,她的形象逐漸從男性演變成一個美麗善良的女性。
大廳后面是法庭大廳(或講堂),是演講佛法和回歸集會的地方。法庭大廳除了放置佛像外,還設置了法庭座位和講臺。臺下設香案,兩側設聽法者座位。
藏經(jīng)樓是寺廟圖書館,一般不對外開放。僧侶在寺院的生活必須受到佛教相關制度的約束,不得違反寺院的規(guī)章制度。
寺廟僧侶是指所有男女僧侶,分為比丘、比丘尼、沙彌和沙彌尼。比丘是指出家后有足戒(大戒,250條)的男僧,俗稱和尚①。比丘尼是指出家后有足戒(348條)的女僧,俗稱尼姑。沙彌、沙彌尼是指只接受沙彌戒(10)或沙彌尼戒(10)而不接受足戒的男女和尚。沒有家的佛教信徒統(tǒng)稱居士,一般不住寺院。
為了便于管理,寺廟內部也有一套完整的人事制度。象征性職位(序列職位)由德高望重者擔任,實際職位(列職)根據(jù)需要設置。所有僧侶職位可分為三個等級:監(jiān)獄、第一座等少數(shù)寺廟的首領為第一級;維那、典等中層主管為第二級;飯頭、菜頭、火頭、水頭屬于第三級,管理日常具體事務。
根據(jù)規(guī)定,僧尼出家后必須穿統(tǒng)一的衣服。比丘通常有三種衣服。一件五件衣服(內衣)是用五塊布縫制的,在日常作業(yè)和睡覺時穿;兩件七件衣服(夾克)是用七塊布縫制的,在背誦和聽的時候穿;三件外套是由九塊布甚至二十五塊布制成的,有禮儀或外出時穿。這三種衣服統(tǒng)稱為法衣。
印度佛教不允許僧侶自己耕種,認為鋤頭會殺死蚯蚓、螞蟻和其他生物;并規(guī)定僧侶以乞討為生,每天兩餐,中午后不再吃,稱為中午不吃。根據(jù)中國社會的特點,唐代禪師百丈懷海制定了《清規(guī)》,號召僧侶參加各種生產(chǎn)勞動,倡導一天不做,一天不吃由于體力勞動的沉重負擔,寺院逐漸廢除了過午不吃的戒指,但素食習慣基本保持。
僧人的寺廟生活,還包括學習各種佛教知識,勤于佛教修行,參加法律活動。
明末以來,僧人生活每天都有五堂功課,兩次殿。兩次殿,指早殿和晚殿;五課,指念五種經(jīng)文。早殿又稱早課,內容是讀《楞嚴咒》、《心經(jīng)》等。念誦時,全寺僧人齊聚大殿,念誦有歌贊。晚殿又稱晚課,內容是背誦《阿彌陀經(jīng)》和念佛名;背誦《大悲咒》、《大懺悔》和周八佛;再背誦《蒙山施食》儀文。據(jù)說《楞嚴咒》有息災滅禍的功效。《大悲咒》是觀音菩薩拯救眾生的根本手段。《心經(jīng)》是《一般若經(jīng)》的核心,《阿彌陀佛經(jīng)》是凈土信仰的基本經(jīng)典?!洞髴曰凇纷屓讼迾I(yè),不造新罪?!睹缮绞┦场穫髡f是甘露法師于蒙山(今四川雅安)集的禮儀文字。
僧侶自我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懺悔。它通過僧侶念經(jīng)、拜佛等儀式懺悔過去的罪行,并希望將來勤于修行。懺悔也被用來為死者懺悔罪行,幫助死者。
念佛參禪也是近代寺廟僧人的基本修行內容。七天之內,專心參究,或專心持名念佛,稱為打七。禪宗的集體打七,又稱打七,通常在冬天進行,時間可以是17(17天)或27(27天),甚至17(17天),根據(jù)需要確定。凈土宗打七叫打凈七,主要是開展集體念佛活動,只念阿彌陀佛,伴隨著木魚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