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圣王羲之故居-戒珠寺
王羲之故居戒珠寺位于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濟山南麓,是崇拜者追求大書法家、書圣王羲之故里足跡的主要旅游景點之一。西街,濟山街北端。依山臨街,偏偏適中。寺廟里的殿廊干凈莊重,是城市八大著名寺廟之一。原來是晉王右軍王羲之的,寺廟里有王羲之的陳列室,吸引了中外游客的目光。
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王羲之隨家人從魯遷越,居住在濟山腳下的戒珠寺。王羲之當官后,這里的房子還留著,所以也叫右軍別業(yè)。所以古宅的名字是戒珠寺,必須從一個歷史故事開始。據(jù)說王羲之住在這所房子里,失去了一顆他非常喜歡的明珠。當時他懷疑是一個和他過去很親近的老僧偷的。
得知自己的友誼被懷疑后,老僧也沒有做任何解釋,只是郁悶不樂,最后憤怒地死去。后來發(fā)現(xiàn)王羲之家的白鵝誤吞了明珠。王后悔了。從那以后,他戒掉了玩珠子的習慣。為了紀念這位清白的僧侶,他把整個房子和田園詩般的山林捐給了佛教寺廟,并親自為寺廟寫了橫匾戒珠寺,掛在門上悼念僧侶,警告自己。對朋友要真誠相待,不要輕易懷疑別人,讓別人遭受不白之冤。
唐大中六年(852)改名為戒珠,戒律潔白,如珠體。一是取《法華經(jīng)》·序品中精進持凈戒,如獲明珠的禪意,二是明確房屋的初衷。
原寺前有墨池、鵝池,寺前有上院、臥佛殿、竹堂、雪軒、宇泰殿等。墨池、山門、大殿、東廂房仍然存在。戒珠寺頭山門坐著一位戴著龍巾、朝服、白臉、留著三根長胡子的官員。兩個侍童分開左右。一邊的侍童拿著一堆書,另一邊的侍童拿著鵝。坐著的官員是晉右將軍、會稽內史、大書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西歸后,他的兒子跟隨父親的命運,用火漆涂上尸體,繼續(xù)履行職責。然而,火漆很難防腐,所以它被雕像所取代,所以它與他的寺廟是獨一無二的。
1000多年來,戒珠寺歷經(jīng)滄桑,屢破屢建?,F(xiàn)有的山門、大殿、東廂房都是1924年的建筑,時間不算太長。據(jù)說東晉傳下來的老物品只有兩只石獅放在大雄寶殿的墻上。
山門對聯(lián)這里既不是靈山,畢竟是什么世界;如果沒有活佛,為什么要用這么莊嚴?原來是張大千寫的,文化大革命被搶,現(xiàn)在是后人的重書。1983年,戒珠寺修復了山門、大殿和寺外的墨池,并正式向公眾開放。2007年恢復為佛教場所,2009年部分擴建為市文物保護單位。有多少人千里迢迢去紹興,不僅僅是為了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