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龍村走進江南第一宗祠村
江西有這樣一個神秘的千年古村落,被人們稱為江南第一祠堂村。它的名字叫東龍。據(jù)了解,該村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明末清初的作家"易堂九子"李騰蛟先生和理學家李大集先生的家鄉(xiāng)之一。村里有著名的距離。"東龍十景",古建筑保護完好,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東龍村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唐朝,這里叫東屯。客家祖先從寧都東到福建,東屯口是捷徑。北宋乾德初年,定居在石城半井的李一軍來到東龍打獵,看中了這片青山福地,全家搬到這里定居。它以東南有山,蜿蜒起伏,像臥龍而聞名。
寧都縣東南部東龍村田埠鄉(xiāng),海拔500-900多米,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風景秀麗,青山環(huán)抱,清溪環(huán)流,風景秀麗。古祭古宅依山傍水,古塔古寺點綴,風景秀麗。2009年,東龍村被評為江西省歷史文化名村,2010年被評為中國民族優(yōu)秀建筑,2012年被評為江西省鄉(xiāng)村旅游示范點
一個離寧都縣百里之遙的窮鄉(xiāng)僻壤,那一年怎么會建這么多古建筑呢?原來東龍村自古以來就位于寧都東去的古洞口。雖然沿途幾十英里的道路坎坷曲折,但卻是客家人從寧都縣到福建的捷徑。東龍人有很強的商業(yè)意識。村里很多人從當?shù)刭u白蓮、煙葉、糯米到福建,回來賣鹽、布、海鮮等。資本較大的人甚至在寧都縣、福建、浙江、湖南等地開設商戶,從事零批發(fā)業(yè)務。一些東龍人很快就陷入困境,回到家鄉(xiāng)建造豪宅。東龍還有一群士紳,他們通過科舉考試獲得官職,告老返鄉(xiāng)后,還建造了豪宅和祠堂。
東龍村是一個居住在一起的古村落,98.5%的人姓李。一方景觀培養(yǎng)了無數(shù)英俊的英雄。在東龍村崇文重教的耕讀文化氛圍中,東龍人才輩出,僅明清時期就有400多名科舉人才。
村里封建宗族活動的遺跡隨處可見,尤其是村巷的祠堂,明清古建筑,更難得的是文化景觀。有的專家稱之為江南第一宗祠村,有的學者稱之為中國封建宗族社會繁榮和諧的典范
百間大廈有五個部分:前院、后院、東浦、西苑、仁方祠。東龍村全盛時期,有大大小小的祠堂。經(jīng)過風雨侵蝕,有48座,還有2座書院和義倉,1座古塔,3座寺廟,5座亭子,4座石橋和4座寨堡,4座山口,140多座商店和住宅建筑,都保留了贛南客家的傳統(tǒng)建筑風格。
百間大屋東里一望,集祭祀、居住、儲存、防衛(wèi)功能于一體。西南段的東里一望,又稱仁方祠堂,總面積4300多平方米。李仁芳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分為前院、后院、東浦、西苑、仁方祠五部分。由祠堂、議事廳、金銀谷物倉庫、廊房、廂房、繡花樓、私塾、仆人房、庭院、雕樓等100多棟房屋組成,故稱百間大屋。
西南段的東里一望,又稱仁方祠堂,建于明朝正統(tǒng)年間。府第磚木框架結(jié)構(gòu)采用宮殿建筑的梁挑介柱技術(shù),由75根杉木和橫梁支撐。斗拱和榫頭飾有鯉魚、蓮花、龍鳳、麒麟等圖案。明末慎齋祠是一座房祠,內(nèi)設上下廳,左右?guī)浚舷聫d隔屏,整個祠堂外觀莊重,內(nèi)部精致。村中心位于村中心,是一座優(yōu)雅的文官祠,有大廳、廂房、廳、廂房、。門是木柵欄,上面裝有方形木板,下面用竹木釘緊,木支撐裝飾成大象頭部,意思是和平,給人一種莊嚴的感覺。旁邊的君人祠是一座武官廟,雕刻著許多精美的人物,表達了主人對后代廉潔、愛民如子的殷切希望。
東龍村簡約威嚴的祠堂和精致的客家建筑令人驚嘆,虹橋鎖水、羅漢曬肚、塔影湖等自然景觀也讓人流連忘返。傍晚,夕陽映紅天空,東龍村西山的文峰寶塔璀璨耀眼。幾千年過去了,古塔依然指向天空,展現(xiàn)出壯麗的氣勢。
東龍村也是當代非物質(zhì)文化活動的載體。正月初一的茶籃燈、正月十五的橋木燈、四月初八的廟會、七月儒、釋、道的三教合一等民俗活動,完全傳承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千年客家民俗。
近年來,在當?shù)卣谋Wo規(guī)劃下,東龍村被選為江西省第三批著名的歷史文化村。它獨特的魅力和廣泛的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國內(nèi)外的學者。人們在古建筑和仍然活躍的民俗中尋找和感受它失去的繁榮舊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