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千年古鎮(zhèn)磁器口 品巴渝文化
說到磁器口古鎮(zhèn),略諳歷史演變的游客會順口說出“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或者“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來萬盞明燈”之類的熟語,多數(shù)游客卻只知道磁器口有陳麻花。磁器口的陳麻花確實有名,很多游客到此一游的最后都會拎上幾包去饋贈親朋好友。其實,陳麻花不僅有陳昌銀,還有陳建平及其他之別,除了陳麻花,還有夏麻花。有些游客還知道磁器口有毛血旺,有火鍋底料。如果你以為這幾樣吃的就代表了磁器口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了。
磁器口風(fēng)景優(yōu)美,清代王爾鑒曾作《重宿白崖寶輪寺》一詩,描繪此地峰巒溝壑之美:
龍隱之山高以矗,云樹為衣石為骨。
一峰峭削鑿江波,兩腋瀠洄帶溪谷。
磁器口素有“一江兩溪三山四街”之稱,東邊嘉陵江碧波蕩漾,至磁器口地帶水面寬闊,水勢相對平緩,是天然的碼頭港灣。登上寶輪寺所在的馬鞍山,金碧山蹲其左,鳳凰山昂其右,三山遙望,兩谷深切,鳳凰溪和清水溪瀠洄并出而流注于嘉陵江中。寺下環(huán)山有金蓉正街(今磁器口正街)及橫街盤曲,與金碧小街和金沙新街左右毗鄰,隔溪相向。
磁器口始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年間,距今已有千年之久,巴渝鄉(xiāng)民依水筑居,延綿至山腳,屋與屋之間則用青石板鋪路,拾級而上,從高處俯瞰,房屋櫛比鱗次,青瓦白墻,時見黃葛樹掩映其中,風(fēng)景怡人。明清時期,商賈云集,貿(mào)易通達,異常繁華??箲?zhàn)期間,眾多政治、文化、教育名流薈聚于此。風(fēng)雨越千年,磁器口集巴渝文化、宗教文化、碼頭文化、沙磁文化等于一身,這些文化元素流淌在散落各地的史料里,咀嚼在原著民的絮叨里,鐫刻在殘破的建筑里……
清代民居——鐘家院
鐘家院的主人是慈禧太后的外采辦鐘云亭。圖片為鐘家院子的大門口,大門里面右邊有收費處,門票10元。房子坐北朝南,大門正對處有屏風(fēng),屏風(fēng)后面有一個較大的庭院,方方正正,青石板鋪就,院內(nèi)種著一株金桂,一株銀桂,枝繁葉茂,桂花盛開時,馥郁芳香,庭院中擺放著幾個茶座,盛夏時分,在庭院中品茗論道,將世俗與憂煩拋之腦后,實屬人生快事。庭院的右邊,墻壁上用碎瓷片拼成了“磁堂”二字,玻璃柜中擺放了年代較為久遠的各種民窯產(chǎn)品。除了磁堂,還有會客的場所。正屋的右邊是“蒙館”,也就是讀書的地方,蒙館旁邊是主人房,主人房的左邊則是正廳,正對大門的櫥柜上,擺放著“天地君親師”的牌位,正屋左側(cè)是長子居室。左邊的廂房是小姐閨房和女紅房,還有廚房之類,這種擺布顯然不符合歷史原貌。據(jù)場館負責(zé)人蘇興義介紹,鐘家院子本來的面積比現(xiàn)在大很多,正屋后面完全被拆了,曾經(jīng)還被聚森茂醬園拿來儲存醬缸。院子的右邊,曾經(jīng)是花園和馬房,時序流轉(zhuǎn),已經(jīng)拆除得不留蹤跡。
寶善宮
寶善宮是磁器口地區(qū)“九宮十八廟”之一,曾經(jīng)香火旺盛,大門對著嘉陵江,取水克火之意。寶善宮的用途屢有變更,既做過道觀,也做過瓷器博物館,抗戰(zhàn)期間還曾經(jīng)作為嘉陵小學(xué)的校舍,諾貝爾物理學(xué)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曾經(jīng)在這邊就學(xué),現(xiàn)在寶善宮的左側(cè)還專門辟有丁肇中事跡陳列館。磁器口正街上人流如織,商家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但走進寶善宮的大門,你才會深刻體味鬧中取靜這四個字的涵義。寶善宮與鐘家院子不同的是,它的庭院中有氣勢恢宏的臺階,這種臺階極似碼頭,臺階的頂部是一個大廳。在大廳門口或者臺階上看臨街的戲臺,雖然黃葛樹阻擋了視線,但這種感覺依然極為舒適。院子里面碩大的黃葛樹開枝散葉,將庭院中幾乎所有的空間都擁在它懷中。約上三五好友,或靜靜品茶,或熱鬧看戲,歲月的慵懶就在裊裊升騰的茶氣中拂散開來。
龍吟藝術(shù)會館
龍吟藝術(shù)會館一樓經(jīng)營瓷器,二樓作為免費的書畫展覽場所,不定期舉辦各種書畫展覽。老板諶兵告訴我們,書畫展的主題是不確定的,既有堪為大家的精英作品,也有失獨老人等群體的業(yè)余水準(zhǔn)作品。好幾次來二樓,孤獨的畫都似乎在輕輕傾訴著曲高和寡的煩惱。推開二樓的窗戶,淡淡的夕陽灑在對面陽臺時光的盆栽上,靜謐恬淡。
從龍吟藝術(shù)會館對面的臺階往上走,便可以看到游江閑畫的牌子,非常不顯眼。但這不妨礙游江從小小的磁器口走向重慶,走向全國。游江是磁器口的寶貝,他的漫畫也是以磁器口為主要素材,但他與姚敘章剛好相反,一莊一諧,風(fēng)格迥異。游老師長相頗有喜感,光頭,一小撮胡子,配上一副圓眼鏡,再加上天馬行空的聊天方式,讓他在重慶可見和不可見的江湖里游刃有余。與他聊天的時候,你會不自覺地將自己原有的框架和界限一一擊碎,在天南海北的見聞里,頗感輕松愜意。
在古鎮(zhèn)旅游還不是那么火爆的時候,古鎮(zhèn)的文藝范很足,游江、姚敘章、諶兵等一大批從事文化事業(yè)的人散落在磁器口的各個小院子里,悠閑自得地呼朋引伴,召集各種集會。旅游市場越來越火爆,房租越來越高,導(dǎo)致這些“老不更事”的文化人一個個狼狽逃離。希望僅存的他們幾個能夠繼續(xù)堅守陣地。
正街上和橫街上此類院子其實并不少,頗顯簡陋的院子里面,一個個小物件,張貼在墻上的留言貼上,訴說著來自天南海北不同人或心酸或幸福的往事。
古鎮(zhèn)里面,演繹川劇的場所主要有四個:寶善宮、轉(zhuǎn)運樓、碼頭會和金磁門。
轉(zhuǎn)運樓進去,登上幾步臺階,左邊有一口深水井,相傳建文帝朱允炆曾不慎跌落在里面。
民俗館總共四樓,風(fēng)格卻有三種。一樓是喧鬧嘈雜中叫賣著全國各個景點或許都能見到的小商品;二樓是展覽場館,不管是民俗館擺放的瓷器還是墻壁上的民俗長卷畫,抑或是玻璃壁柜中不定期舉辦的各種展覽,都有可觀之處;三四樓則是素食餐廳“喜食喜舍”,無論是菜品本身,還是空間布置,都獨具一格。就餐期間,還能欣賞到或笛或塤或琴的表演,表演很精彩,大多時候并沒有掌聲,但恰恰是這種沉浸的表演與靜靜的聆聽之間合奏出了一種意蘊綿長的味道。
巴蜀地區(qū)宗教氛圍濃郁,磁器口概莫能外。香火最盛者,非寶輪寺莫屬。每年除夕晚上,寶輪寺與鳳凰山上的鳳凰寺香火都異常興旺。寶輪寺相傳建于北朝,距今已有千年之久。千年來,寶輪寺見證了滄海桑田的變幻,歷經(jīng)了兵燹之亂,閱盡了人間冷暖。如今依然守候在嘉陵江畔,點綴著磁器口的夜景。
與寶輪寺隔岸相望的,是鳳凰寺和文昌宮。文昌宮僅存古寨門,伴著建文帝雕塑,孤獨地守候著嘉陵江,看潮起潮落,品云卷云舒。鳳凰寺保存完好,這個在抗戰(zhàn)期間曾經(jīng)作為美術(shù)教育委員會駐地的區(qū)域,在國富高高的商住樓宇前,顯得那么落寞。它與嘉陵江執(zhí)手相看了600年的約定,也只能寫進歷史。
磁器口目前核心區(qū)容量有限,巴渝老街和沙磁文化廣場將承擔(dān)擴容升級的重任,前景可期。磁器口后街公園完美詮釋了濃縮就是精華的真理,公園下面的后街展示中心(重慶記憶博物館)精致巧妙,讓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匯,讓非遺與科技共融。頑趣社則力圖用精彩活動撐起文化新地標(biāo)的定義。三五年內(nèi),磁器口將鳳凰涅槃,精彩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