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古村落古建筑的形成與發(fā)展
江西省婺源縣位于贛浙皖交界處的丘陵山區(qū)??h面積2967平方公里,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四千年前,這里有先民生活勞動,建立了幾個原始聚落,屬三苗部族。夏末,三苗族中的一個古山越人在這里興起。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里屬吳國,吳亡屬越,越滅屬楚,縣北浙嶺豎立著吳楚分源的劃疆碑(原碑現(xiàn)藏婺源博物館)。
秦時,這里屬張郡,漢代改為丹陽,三國時屬吳國新都郡,晉改為新安,宋齊梁陳因之。隋朝屬涉州。唐代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分析休寧縣回玉鄉(xiāng)、樂平縣懷金鄉(xiāng),成立婺源縣,屬涉州。宋徽宗改涉州為徽州。婺源仍屬徽州路,元代州改為路。明清時期,婺源均屬徽州府。1934年曾劃隸江西省,1946年復歸安徽省,1949年5月再劃隸江西省。
婺源縣作為古代徽州府一府六縣之一,與徽州其他縣的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徽州文化,深深打上了徽州文化的烙印。南宋渡江定都杭州的晉末、唐末戰(zhàn)爭,形成了中國歷史上三次南遷人口浪潮。為了避免戰(zhàn)爭,北方許多名門望族遷徙到婺源,聚居在一起,使婺源山區(qū)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形成了分散的村莊,建造了大量精美的建筑。凡五里十里,遙望粉墻屹立,鴛鴦瓦鱗鱗,楔形,鳥吻聳拔,宛如城廓,殊足觀([清]徐承堯《涉事閑譚》)。
婺源是中亞熱帶東南季風氣候的丘陵山區(qū),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9℃,年降雨量約2000毫米,無霜期約250天,為農(nóng)耕生產(chǎn)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也非常適合人居??h內(nèi)群山環(huán)抱,溪流縱橫。大張山、五龍山、大鳙山、蓮花山、石耳山、高湖山等海拔1000多米的有27座。除安徽省休寧縣溪西注入的江灣河外,其余河流均起源于東北和西北群山,屬饒河系樂安河上游。有10條河流集雨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總長516.4公里,流域面積2621.9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為31.782億立方米。山谷之間,枕山面水,陽光充足,開墾耕作方便,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山峰回水轉(zhuǎn),層疊疊,交通危險,是避免戰(zhàn)爭的首選。
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是古山越人。越是統(tǒng)治者對南方漢族以外山居民族的蔑視,與蠻、夷同義。居民椎髻鳥語、斷發(fā)文身、鮮知禮儀。據(jù)記載,最早到這里的漢人是春秋時期的吳國王子。越王勾踐滅吳后,將吳王夫差的兩個兒子流放到這里,其中王子吳鴻死后葬于婺源江灣鎮(zhèn)湖山。吳睿被項羽命名為衡山王,西漢初年被劉邦命名為長沙王,他的墓也被后人遷往婺源雞山。直到漢代,這里還是荒服之地。西漢末年,時任漢廷司馬長史的方洪因王莽篡亂,避江左,遂家丹陽(今涉縣東)。黃巢起義于東漢末年,漢靈帝中平年間(184-188年),王文和以破黃巾為龍翔將軍。建安二年(197年)因中原大亂南渡江,被孫策授會稽令,于是家屬于涉,成為新安王氏始遷之祖。吳、方、王是南遷至徽州最早的三大姓氏。
此后,漢人南遷越來越多,與山越人的矛盾也凸顯出來。婺源是三國時期的吳國。山越人依阻山險,不納王租(戴廷明、程尚寬《新安名族志》前卷),對抗孫吳政權(quán)。孫吳與山越人戰(zhàn)爭了幾十年。建安13年(208年),孫權(quán)部將賀齊平定山越,將新安、始新、黎陽、休寧(含后來婺源縣的一部分)、涉縣、義縣立為新都縣。這是徽州立縣的開始。從此,漢文化與山越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開始了。從山越文化到徽州文化形成的漫長過程中,中原漢族形成了三個高峰,避免戰(zhàn)爭或隱居南遷。婺源因其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成為南遷氏族卜居的集中區(qū)域。歷代入駐徽州的名族有78個,因避亂而遷入者42人,占54%。另一部分是去徽州、婺源當官,離開后不想離開,而是住在當?shù)?,繁衍后代。民國涉縣志·《風俗卷》載:各大族半遷南。略舉其時,晉、宋南渡、唐末避黃巢之亂,這三朝是最繁榮的。又半官在這里,愛其山水清淑,便久居之,以長子孫。婺源的情況也是如此。
婺源山區(qū)的發(fā)展極大地促進了三次人口遷移。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全縣有14614戶,31341人;理宗端平年間(1234年),增至4432戶,55932人;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達到42928戶,238617人。受元末戰(zhàn)爭影響,戶籍下降至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達到28723戶,130683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有42853戶,142190人;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增至215000人;民國九年(1920年)增至5.9萬多戶,2.7.3萬多人。耕地面積從洪武十五年(1382年)的51.92萬畝增加到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62.59萬畝。隨著中原名門望族遷入婺源定居,古村落的建成和發(fā)展,古建筑應運而生。婺源古村落的形成與發(fā)展是祖先尋找和建設桃園的壯麗史詩。
人口南遷高峰第一次是兩晉之際。中原永嘉之亂,士族渡江南下,來徽州定居的來徽州定居。作為北方的士族階層,詹氏不僅在南渡時搬家,還有許多租客和部曲(私人武裝)。東晉103年,許多詹氏子孫仕晉為官。據(jù)譜乘記載,三十九世詹良義是晉侍衛(wèi)將軍;四十世詹兌為晉將軍;四十一世詹淑是候官令(候官治福州),并聚居建鄴或揚州。東晉滅亡后,南朝經(jīng)歷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計169年。詹氏四十七世詹初曾任陳代東陽郡贊治醫(yī)生,在仕有成績,東陽民謠云:前有沈,后有詹,東陽得兩天。陳亡后,詹初不仕,歸涉縣黃墩,慕黃石公之風,故名黃隱。隋大業(yè)年間(618年),又從黃墩卜居婺北之廬源(今浙源鄉(xiāng)廬坑村)。卒后墓葬廬源石井坑桂花樹下,劍出匣形,坤向。廬坑是婺源最早建村的古村落。中鐵之父詹天佑(1861-1919)祖居在廬坑村,村里有他的祖母墓。
詹氏人丁繁衍,以廬坑為中心,形成了虹關(guān)(南宋紹興時期,1131-1162年建村)、清遠(唐代廣德年間,1118-1125年建村)、察關(guān)、嶺腳、水嵐、秋溪等?,F(xiàn)有虹關(guān)村清初著名墨家詹元生(字成圭)為四個孫子建造的玉映堂、愿汝堂、留耕堂、考得堂等古民居,以及古石堰、長生市、通津橋、祭酒橋等。;嶺腳村易桂堂、醫(yī)生、立本堂等古民居,以及廬坑村龍川橋、凌云橋、龍隱橋;水嵐村詹氏祠堂等。
第二次南遷高峰是唐末五代(875-960年)。黃巢起義,戰(zhàn)爭禍結(jié),迫使更多士族南遷避難,遷徽定居的24人。大部分不是直接遷入徽州,而是從鄰近地區(qū)轉(zhuǎn)移。一方面反映了人口遷移持續(xù)時間長的特點,也體現(xiàn)了徽州作為避難和生活環(huán)境條件的優(yōu)勢。南宋羅愿在《新安志》中說:黃巢之亂,中原衣冠避地保在這里,后去或留,俗益優(yōu)雅。宋興,名臣輩出。由婺源60%左右的名門望族建立的古村落,先后形成于唐末至宋初。在此期間遷入婺源的主要姓氏有:王、方、戴、朱、齊、濟陽江、蕭江、潘、李、張、單、黃、游、董、胡、查、俞、程等。
婺源蕭江先祖蕭真是唐宰相蕭之第三子,任江南節(jié)度使。黃巢兵亂,朱溫篡唐后,渡江南遷至涉縣黃墩,易姓為江。二世祖江董,始遷婺源高徑(今水路村),卒后葬于此。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六世祖江文采開始遷建。宋元豐二年(1079年),八世祖江敵(進賢縣尉)遷建江灣村。另一個江氏族人遷建了龍尾村。蕭江氏族聚居的古村落群在江灣水谷地區(qū)形成,水路、大坑、江灣、龍尾?,F(xiàn)有重要建筑有:江灣村清代南京師范學校校長江謙祖居三省堂、清代同治戶主任江桂高故居、敦倫堂(明代)、白果廳(清代)、培心堂(清代)、善余堂(清代)等古民居;小江祠堂(清代)、凝望橋(明代)等。
婺源余氏始祖于昌于唐代天佑年間(904-907年)從涉縣黃墩遷至婺源?!队嵬ǖ绿眉易V》記載:我俞氏一世祖忌源公,唐憲宗元,九年(814年)六月十六日出生。六年(879年),黃巢渡江,掠饒、信、池、杭、宣、涉等州,時公六十七歲,攜子植公、孫昌公逃離宣城至黃墩。居住不久,昌公承父命卜遷,天佑三年(906年)由黃墩遷至婺源長田(今紫陽鎮(zhèn)附近)。此后,俞氏后代繁衍分配,分遷縣內(nèi)各地。朝議醫(yī)生于高在王口建村,北宋政和年間(111-118年)。余氏十五世祖于若圣在南宋慶元五年(1199年)轉(zhuǎn)移到思口思溪定居。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俞氏十六世祖崇公由長田遷至思口西沖定居。余的后代于創(chuàng)在思口龍騰建村,另外幾個在思口新源、長灘、秋口鶴溪地建村,形成了清華水中下游和江灣水中下游兩條余氏聚居村。到目前為止,這些村莊還有四座余氏祠堂(王口仁本堂、西沖敦倫堂、新源義慶堂、思溪義城堂)、四座書店(王口養(yǎng)源書店、存輿齋書院、西沖小武廬書店、B照齋)、敬序堂、一經(jīng)堂、醫(yī)生弟弟、毛德堂等古民居、通濟橋、曹公橋等古橋。
為了避免黃巢之亂,潘氏也在唐末隱居黃墩,然后轉(zhuǎn)移婺源。潘氏遷婺始祖潘逢辰,字吉甫,世居閩三山,當唐季,上書闕下,不報。值廣明(880年)黃巢之亂,道至新安,弗克歸,避地涉之黃墩,后轉(zhuǎn)婺源,選擇桃溪(今中云鎮(zhèn)坑頭村)。此后,潘氏沿十八里桃溪河建立了孔村、智峰兩個聚居村。在全縣再繁衍遷播,建立了約30個潘姓聚居或與他姓合居的古村落,如松溪、和諧、蓮塘等。在桃溪、孔村、七峰三個古村落,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有桃溪三十六座半橋、七峰成義堂、資深堂等祠堂、賢濟堂、涵廬等明清民居。
第三次遷的第三個高峰是在宋朝。靖康(1126)混亂,金兵南入,南宋定都杭州大量士族涌入江南。在這個階段,共有15個人搬到徽州定居,其中11個人在宋朝之交。在這個階段,沒有多少家族搬到婺源,主要是鄭、趙、夏等。
宣和年間(1118-1125年),北宋末年,任桐廬主薄的進士余道潛帶妻子到婺源沱川黃村隱居。婺源縣志記載:余道潛,字希隱,……精于天文地理的博極群書。為政嚴明,民甚德之。朱采奇石異慧為貢獻,將次桐廬,道潛說:我怎么剝民以媚權(quán)貴,若不去,終將有禍,于是來到婺源定居。方臘果起兵,以訴訟為名,浙東西遂大亂,人始服公之先見。此后,人口逐漸繁殖,分枝發(fā)葉。第六世余德辰分遷張村,然后傳至第十世余景陽卜居理源(今理坑)。在沱水三溪沿岸和匯流處,先后建立了黃村、張村、燕山、理源、東坑等余氏村落,并先后遷往全縣各地,42個余氏村落或與他姓同居。沱川余氏聚居的村落群中,先后出現(xiàn)了16名進士和一批名宦,他們建造的許多房屋仍保存至今。著名的有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官部尚書余茂衡的天官上卿府、明崇禎時廣州知府余自怡建的駕睦堂、清康熙時期兵部主任余維樞的司馬第等。此外,還有余慶堂、敦復堂、廊橋理源橋、石板橋天心橋、百子橋、古井金家井等古建筑。
回顧婺源古村落的發(fā)展歷史,大致可分為五個時期。
一是形成期。從晉朝到南宋800多年。東晉、唐末、南宋三次易代戰(zhàn)爭中北北方士族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shù)和宗族制度產(chǎn)技術(shù)和宗族制度。由于南遷人大多是為了避免戰(zhàn)爭,所以村莊的位置大多是易于防御和攻擊的危險場所。在一個遙遠的角落里,有許多障礙。是婺源古村落選址布局在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廣播來了,荊棘開始了,人們都是古老的,庸俗的真正的純潔,它的小山村,危險的桃園邊界。
二是發(fā)育期。從南宋到明初,歷經(jīng)300多年。這一時期,以農(nóng)耕為主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在婺源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生計難,民俗節(jié)儉(光緒婺源縣志卷三風俗)。同時,中原衣冠避地保在這里,后去或留,俗益文雅,宋興則名臣輩出(淳熙《新安志》卷一《風俗》)。婺源是朱子桑梓,人民喜歡讀書,雖然十個村莊,有諷念之聲??婆e考試沒有停止,應該是兒童考生,往往是千人(光緒《婺源鄉(xiāng)土志》·婺源風俗)。因此,農(nóng)讀并舉,民風淳樸的田園生活,成為這一時期婺源古村落的鮮明特色。
三是鼎盛時期。從明中葉到清中葉,歷經(jīng)400多年?;丈掏黄穑斀鸸世?,使婺源古村落迅速發(fā)展壯大。每過一嶺,進一溪,其中煙火萬家,雞犬相聞者,都是巨人所居。一族聚集,動輒幾百或幾十里(光緒《石岱桂氏宗譜》卷1),出現(xiàn)了清華、游山等多個千煙之村。此時婺源古村,從農(nóng)業(yè)收入不到十分之一,都依靠徽商的商業(yè)利潤回歸家鄉(xiāng)維持生活,建設村道路、橋梁、祠堂、豪宅,形成了當?shù)匦』罩莺突丈虡I(yè)務大徽州互動特殊經(jīng)濟社會現(xiàn)象,是中國最早的二元結(jié)構(gòu)社會區(qū)。
第四,衰落期。從清朝道光到中華民國已經(jīng)有100多年了。道光12年(1832年),清廷廢除了鹽綱法,改變了票法。從那時起,徽商失去了世襲行鹽專利權(quán),走上了下坡路。再加上西方列強的侵略和太平天國戰(zhàn)爭的影響,徽商日益衰落,婺源古村落失去了經(jīng)濟支持和衰落。古建筑被戰(zhàn)爭摧毀,人員傷亡,財富被搶劫,古村落的景色逐漸黯淡。
五是復興期。自1949年以來,中國農(nóng)村已經(jīng)從農(nóng)業(yè)文明時代轉(zhuǎn)變?yōu)楣ど涛拿鲿r代。祠堂、牌坊、人物雕刻等。在破四舊和文化大革命運動中被大量破壞。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木結(jié)構(gòu)古民居不再適應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要求,相當一部分被居民拆遷建新。近三十年來,國家加強了對古村落、古建筑的保護,村民們也逐漸認識到了古村落的價值。特別是婺源利用古村落大力發(fā)展農(nóng)村旅游和民宿產(chǎn)業(yè),保護和繼承了包括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在內(nèi)的大量文化遺產(chǎn)。目前,婺源縣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7個,中國傳統(tǒng)村28個,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6個。在保護古村落歷史風貌的同時,有計劃地安排村民建新房,繼續(xù)延長古村落的生命。
婺源古村落古建筑的建設歷程大約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村莊建建設之初,所有的房屋都是避風遮雨的房屋;其次,道路、橋梁、深圳渠等基礎設施建成;最后,祠堂、書院、文昌閣、獅諾廟、王帝廟、土地廟等文教禮制建筑建成。這些建筑隨著朝代的興替、兵火侵蝕和自然風雨侵蝕,反復建造,反復建造,反映了婺源人民建設家園的不屈意志。
婺源古村落和古建筑建設、發(fā)展、成熟的歷史,是山地文化發(fā)展到徽州文化的歷史,是中原歷史,也是婺源地區(qū)發(fā)展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歷史,也是婺源古村落規(guī)劃建設水平和古建筑技術(shù)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