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木雕——民間傳統(tǒng)雕刻藝術之一
木雕在我國,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工種,在分類中稱為“精細木工”。木雕也是以雕刻材料分類的一種民間美術品種,被稱為“民間工藝”。
莆田木雕是福建省傳統(tǒng)民間雕刻藝術之一,興于唐宋,盛于明清,風格獨特,自成流派,素以“精微透雕”著稱,與浙江東陽木雕、浙江樂清黃楊木雕、廣東潮州木雕并稱為“中國四大木雕”。其雕刻技藝主要以立體圓雕、精微細雕和三重透雕等為主,雕刻出來的木雕工藝品,精致美觀。莆田木雕在明代時期,形成了造型簡潔、清新明快的藝術風格。
莆田木雕興于唐宋,盛于明清。唐初,寺廟的建筑裝飾、佛像、經(jīng)書等已有雕刻工藝雛形。北宋時期五度為相的蔡京大興“豐大豫亨”之說,大興土木,追求豪華富麗,他召家鄉(xiāng)的工匠把京都宮廷器具與書畫工藝有機結合,制作出木雕家具,首開“莆田”木雕家具工藝先河。
宋末元初,人物、花卉等題材的雕刻已經(jīng)相當精妙生動;明代,莆田匠人雕刻的圓雕佛像、平雕建筑裝飾更加精美。
而到了清代,莆田木雕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了一種獨立的工藝美術,不再是手工業(yè)或者是建筑行業(yè)中的附屬品。這個時期的莆田木雕,在構思上更為獨特,匠師們雕刻出來的木雕工藝品,層次分明,圖案也更加生動,在裝飾方面,也是更加華美繁榮。
莆田木雕傳統(tǒng)工藝流程一般分為選材相木、勾輪廓線、鑿粗坯、鑿細坯、磨光等一系列步驟,每一步都需要全神貫注。莆田木雕具有強烈的民俗性,壽星、漁翁、彌勒、達摩、仕女、仙佛、武士,以及花卉、蟲草、果盤和牛、馬、虎、熊、獅、仙鶴、金魚等是莆田民俗題材木雕中最常見的內容,工藝師在遵循傳統(tǒng)技法的基礎上,常常會巧思善鑿,以不同的形式豐富傳統(tǒng)的內容。
在一代又一代的技藝傳承中,莆田的木雕工藝,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定義了一流的標準。木雕的類型,無論是圓雕、浮雕、還是透雕、根雕,品種都非常豐富,題材從佛像、仕女到花草鳥獸、山水擺件都應有盡有,這些都展現(xiàn)出了莆田木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