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特色構件之“角替”
說起“角替”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其實“角替”是宋朝人的稱呼,在清代它被稱為“雀替”,又稱為“插角”或“托木”。這么一說是不是各位就更熟悉了?
角替通常被置于古建筑的橫材(梁、枋)與豎材(柱)相交處,作用是縮短梁枋的凈跨度從而增強梁枋的荷載力;減少梁與柱相接處的向下剪力;防止橫豎構材間的角度之傾斜。其制作材料由該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決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
那你知道角替的演變史嗎?
逐漸變小的雀替:早期的雀替橫向跨度較大,南北朝時其長度占明間面闊的三分之一,朝代愈后其長度亦逐漸縮短,清時雀替的長度則占明間面闊的四分之一。
唐代建筑上不用雀替,宋、遼、金、元的一些高級建筑上也有不用雀替的實例。南北朝、宋代早中期和遼代的雀替質樸無華。宋、遼的一些雀替有上下二木構成。
宋末和金代的雀替在其下部出現(xiàn)了蟬肚造型,元代的蟬肚造型最繁復,從明至清的蟬肚造型逐漸變簡潔,但在底部另加一斗一拱。
從明朝開始,雀替的前端部出現(xiàn)了鷹嘴突樣式,鷹嘴突的造型在清代最顯著。明、清的雀替不僅彩飾,還浮雕卷草和龍等圖案。
中國古建筑的角替種類還挺繁多,具體又可以分為哪些呢?
1、大雀替
普通的雀替有很多是位于柱子的一邊,從柱子里面伸出來承托著梁枋,起到輔助柱子承重的作用。而大雀替則不同。它由整木制成,放置在柱頭的上面,直接承受梁枋的重量。本來應該分擔主要承重任務的柱頭,在大雀替面前,反而顯得沒那么重要了。由于承重作用比較突出,大雀替的尺寸也比一般雀替要大。清代規(guī)定,官式建筑的雀替長度為房間面闊的1/4,而大雀替的總長度,甚至可以達到面闊的1/2。清代喇嘛廟的大殿上,常常能見到這種大雀替。
2、通雀替
一根柱子兩側的雀替作為一個整體從柱頂?shù)睦锩娲┻^,這種雀替稱為通雀替。通雀替多用于室內,體積也明顯大于普通雀替。它與大雀替的區(qū)別在于位置不同:大雀替是放在柱頭之上的,而通雀替是夾在柱子里面的。它與普通雀替的區(qū)別,一方面在于體積大小不同,另一方面也在于結構不同。柱子兩側的普通雀替是分別插入柱身的;而如果采用通雀替,柱子兩側的雀替實際上是一個整體,穿過柱頂而立。
3、騎馬雀替
有的時候,兩個柱子之間的距離比較小,并且都要用雀替,兩個雀替因距離過近,就會連在一起,變成一個倒過來的馬鞍的樣子,騎馬雀替就形成了。與普通的雀替相比,騎馬雀替的裝飾意義遠大于實用意義。
4、花牙子
花牙子有一個別名叫做“掛落”,這個別名在南方地區(qū)比較常用?;ㄑ雷拥男螤钆c雀替很像,在它出現(xiàn)的初期也具有一定的結構功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花牙子逐漸演變成了一個純粹的裝飾構件。
在古建筑上,花牙子的位置與雀替的位置大體相同,但比普通的雀替要纖細、精致很多。它由細小的欞條拼成圖案,或雕飾卷草等紋樣,還有很多做出鏤空紋飾?;ㄑ雷与m然毫無力學上的使用價值,但裝飾紋樣變化萬千,可以增加建筑的觀賞性。
5、龍門雀替
龍門雀替也是一種起裝飾作用的雀替,多用在牌樓、牌坊上。龍門雀替的特點就是在雀替的本體之外附加了很多部件,比如云墩、梓框、三福云等。云墩是承托龍門雀替的一個零件,上面常常雕刻云紋,因此得名。有的朋友或許會問:既然雀替已經可以起到部分承重的作用,為什么還要在雀替下面加一個云墩承重呢?這要從牌樓(或牌坊)的結構說起。
牌樓、牌坊的柱子,兩兩高度不一樣,每一“間”(兩根柱子之間的空隙部分)的寬度可能也不一樣。如果把雀替做成大雀替或者通雀替的形制,就會出現(xiàn)一端懸空的狀況。因此,承擔牌樓部分荷載的龍門雀替只能從單面插入柱子。每一個單獨的雀替就要承受更多的重量,更容易損壞、壓折。
為了支撐雀替,加強其結構作用,匠師們便在建造牌樓、牌坊的時候,用云墩來支撐雀替。有的時候,云墩也被雕成力士的形狀,更顯威猛之氣。如果單靠云墩不能支撐雀替的話,匠師們會在云墩下面再附加一個貼柱而立的小柱子,叫做梓框。除了承重作用以外,梓框也能讓牌樓在外觀上顯得更加穩(wěn)重。
三福云則是在進深方向安裝在龍門雀替兩側的一個構件,豐富雀替在三維空間中的樣式。
另外,中國古建筑角替的做法也有不同種。
根據施金量及工藝的區(qū)別,雀替彩畫從高級到低級依次可分為渾金做法、金邊金琢墨拶退卷草做法、金邊玉做卷草做法、金邊煙琢墨拶退卷草做法、金邊煙琢墨拶退卷草加金抱瓣做法、金邊糾粉卷草做法、黑邊煙琢墨拶退卷草做法、黑邊糾粉卷草做法等。雀替彩畫的等級要與大木彩畫上的等級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