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寺觀里的塑像,如何斷定年代?
山西省現(xiàn)存古代寺觀彩塑約13000尊,數(shù)量居全國之冠,歷史年代歷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直至民國,它們不僅數(shù)撤繁多、內(nèi)容豐富、保存完整、自成體系,而且歷史跨度大,富有連續(xù)性,素有“東方彩塑藝術博物館”的美譽。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査實踐中,古代寺觀彩塑年代的判斷就成為一個重要的技術難題,這里結合山西現(xiàn)存古代寺觀彩塑,簡單談幾點認識。
鐵佛寺二十四諸天像之崇寧真君
一、認識彩塑塑造及彩繪技術是斷代的基礎
彩塑為雕塑造型藝術之一,其表現(xiàn)形式有則雕、浮雕、凹雕、懸塑、壁塑、透雕、鏤空雕刻等,其技術方法分為雕、刻、鏤、琢、塑等。
其實,凡用黏土、膠泥、面團等柔軟材料進行堆積、捏制,稱之為塑,它是把藝術品缺少的部分一點一點添加、堆積而成,是“加”的藝術。彩繪泥塑,主要是以黏土、沙子、棉花、紙漿等為材料,用水和勻后堆置于木骨架上,分層進行捏制塑造,陰干后敝設彩繪(具體制造工藝見后文)而成,彩塑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各族人民非常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形式,有著十分廣泛的群眾基礎。
彩塑是一項難度很高、工序復雜的專門技術,中國古代彩塑繪、塑結合,相得益彰,裝飾彩畫是彩塑制作中最后一道重要工序。彩塑的彩畫也稱“裝鑾”,宋代《營造法式》和《元代畫塑記》中都有關于泥塑彩繪的記載。在設色技巧方面,古代彩塑彩繪同建筑彩畫、古代壁畫都有許多共同之處,它充分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工筆重彩畫的設色技巧,色調(diào)濃郁鮮艷,對比強烈,形成裝飾性極強的獨特藝術風格。
古代藝術家在彩塑上大膽使用石綠、石靑、石黃、群青、朱砂、赭石、鉛粉乃至金、銀等各種顏料,涂、染、描、刷甚至瀝粉貼金,在光線幽暗的寺觀殿堂之內(nèi),可令彩塑倍感明快鮮艷,絢麗奪目,既兼顧了宗教本身所需要的幽暗氛圍,又突出了彩塑形體,加強了藝術感染力,同時還與建筑物及壁畫的色彩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這種匠心獨運的色彩裝飾手法,確使彩塑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
彩塑所用顏料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為礦物質(zhì)顏料,有石綠、銅綠、石青、石黃、金粉、銀粉、金箔、銀箔等,這些顏料覆蓋力強,經(jīng)久耐光,不易褪色,但大多有毒,有些配合后易沉淀,并起化學變化;一種為植物顏料,有洋紅、桃紅、藤黃、花青、玫瑰紅、紫羅蘭等,這些顏色優(yōu)點是色彩鮮艷、透明,易配兌,使用起來較方便;缺點是不耐光照,容易褪色,有些也會起化學變化。
二、熟練掌握彩塑的年代特征是斷代的關鍵
如果說中國古代彩塑前半部分重點體現(xiàn)于敦煌、麥積山等地的石窟彩塑作品上的話,那么,其后半部分即唐代到淸代的作品中,山西古代寺觀彩塑所占的地位則舉足輕重,將前后兩部分聯(lián)系起來看,可以全面系統(tǒng)地了解中國古代彩塑藝術數(shù)千年的演變過程及其歷代特征。
唐代彩塑對于佛的描寫,已達純熟境地,充分表現(xiàn)了佛的睿智傅識、超凡脫俗的性格和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氣質(zhì),佛的形象已突破外來佛教雕塑藝術的影響,完全中國化了,面相圓潤豐頤,雍容大度,成為后世塑制佛像的楷模。菩薩形象一改宋齊時期的“挺然丈夫之像”而趨于女性化,其上身袒胸裸臂,肚臍外露,飾以瓔珞彩帶,或立或坐,婀娜多姿,體態(tài)身段處處顯現(xiàn)著女性人體的曲線美,那橢圓的臉型、細膩的肌膚、豐腴的肢體流露出一種人間少女所特有的蓬勃向上的青舂活力。這種為“取悅于眾目”、迎合世俗欣賞要求而產(chǎn)生的變化,以及彩塑匠師們重“塑性”不重“佛性”的創(chuàng)作時尚,造就了唐代寺觀彩塑藝術的卓著與輝煌。
唐代彩塑大量使用線條,精確地表現(xiàn)了占有空間的體積、衣紋轉折、肌體輪廊,能夠使線與形體巧妙結合,在塑出體積的同時,又大膽提煉、概括,通過線條的簡繁、疏密、剛柔、曲直、長短、縱橫、傾斜、緩急、頓挫、盤旋、飛動等多種表現(xiàn)手法,不但逼真地表現(xiàn)了衣褶卷、穿、插的層次,絲、麻、紗、綢的質(zhì)感,而且還加強了人物或站立或飛舞的動勢,突出了人物性格特點。
在設色方面,唐代彩塑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工筆重彩畫的敷色技巧,以繪、塑結合的方法,在雕塑作品上施以鮮艷濃烈的色彩,形成裝飾性很強的獨特藝術風格。
佛光寺東大殿內(nèi)的寧公遇像為唐代貴族婦女像,其名字在大殿梁架墨書題跡及殿外石經(jīng)幢中多次出現(xiàn),當時她在出資修建完佛像之后,又讓雕塑髙手完成了殿內(nèi)塑像,同時為自己留下了供養(yǎng)肖像,永志供奉,以表虔誠。其肖像為中年女像,結跏而坐,頂披云肩,雙手置于腹前,面目慈祥端莊,泰然自若,表現(xiàn)了唐代貴族婦女雍容華貴、養(yǎng)尊處優(yōu)、誠心供佛的形象特征。
“五代十國”由于政權更迭頻繁,戰(zhàn)火連綿,烽煙疊起,無暇大興土木,新建的寺廟極少,原有的也多數(shù)被毀,彩塑保存尤其不易。然而,在山西省平遙鎮(zhèn)國寺萬佛殿內(nèi),仍僥幸保存下11尊彩塑,成為中國五代寺觀彩塑的孤例。這個時期雖然相當于北宋初年,但彩塑的風格卻鮮有宋塑特征,而更具鮮明的晚唐色彩。
精心塑造眼睛并使之傳神,是五代彩塑藝術特色之一。造型藝術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很髙要求是“氣韻生動”,是“傳神”,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物眼神刻畫的成敗。古代藝術家顧愷之在《魏晉勝流畫贊》中所說“手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精辟地說明了作為人類心靈窗戶的眼睛,對深入揭示人物復雜性格特征所起的作用。
宋代彩塑繼承唐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創(chuàng)作傾向方面,經(jīng)歷了由宗教神化向民族化和世俗化演變的過程,之后又進一步發(fā)展到現(xiàn)實主義的新高度。從對處于主導地位的佛的全力描繪,發(fā)展到對從屬地位的菩薩、弟子的注目,進而轉化到對世俗人物的深入刻畫,是宋代彩塑的一個重要的時代特點,也是山西寺觀彩塑藝術史上的一大進步和飛躍。
從藝術風格來看,如果說五代及遼、金彩塑中許多作品還承襲了唐代遺風的話,那么山西的宋塑則可以說是首開了一代新風,在傳統(tǒng)風格上有了新的突破,出現(xiàn)了晉祠侍女群像等一大批形神兼?zhèn)涞乃囆g杰作,風格寫實流暢,人物的體形比例修長,面容消瘦秀麗,特別是在人物性格刻畫、感情特征描寫方面創(chuàng)造了超越前代的卓越成就。
遼、金時期,由于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銳,戰(zhàn)亂不止,人們精神空虛,祈求安寧和平,佛、道兩教借此時機而廣為傳播,佛寺、道觀遍布國內(nèi),大造宗教偶像成為時尚,山西地處宗教風潮的中心,寺觀彩塑藝術也進入了持續(xù)發(fā)展的時期,出現(xiàn)了佛道爭美、各呈異彩的局面和方興未艾的態(tài)勢,其藝術水平之髙,更是備受識者稱道。從一些遼塑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唐代以后彩塑風格的若干變化,尤其是菩薩像的立意和技法都頗有創(chuàng)新。繼承傳統(tǒng)但不因循守舊,在一些方面還有所創(chuàng)造,充分顯示了遼代彩塑藝術的卓越成就。
在遼與北宋滅亡之后,金王朝占據(jù)了黃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在戰(zhàn)爭兼并和政權鞏固的過程中,也受到了漢文化的影響。金國俘獲了大量遼國和北宋的技藝工匠,他們獻藝于寺觀塑作和粉壁之間,致使山西金代彩塑出現(xiàn)了風格多樣、百花爭艷之勢。其中如菩薩像,或具唐代遺風,或有遼塑特征,或接近于宋塑,但統(tǒng)觀金塑菩薩像,給人以繁麗纖巧的印象,而天王、金剛像卻風格漸趨統(tǒng)一,形象剛勁勇武,多具北方游牧民族彪悍強健的體魄和氣質(zhì)。
元王朝建立之后,為鞏固其統(tǒng)治,大力扶持和利用佛、道等宗教,致使佛寺道觀及雕像彩塑如雨后春筍,遍及大江南北。在修廟造像、大興土木過程中,元統(tǒng)治者征集各地的能工巧匠和雕塑髙手,有的來自宮廷,有的來自民間,有國內(nèi)的,也有國外的。其中姬著名者就是尼泊爾雕塑家阿尼哥,來華后塑造了許多喇嘛教佛像,使元朝宗教雕塑讓人耳目一新。
元代雕塑大師劉元最初曾當過道士,后來師從阿尼哥學藝,掌握了髙超的雕塑技巧。他在大都(今北京)、長安(今西安)頻繁進行藝術實踐活動,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雕塑作品,山西是其往來必經(jīng)之路,加之宗教造像活動在三晉大地長盛不衰,劉元在山西參與造像活動是極有可能的,遺憾的是史料沒有記載,故一時還難以確證。
山西元代彩塑大多超脫宗教造像規(guī)范的程式化桎梏,人物造型更加接近生活,使人感受到一種清醇的、濃郁的泥土氣息和地方風情。從衣飾塑造來看,對衣紋的處理注重線面結合,以線領面,穿插翻卷,恰到好處,使人體味到一種灑脫、雄渾、厚重、挺拔的情趣。代表作品有晉城玉皇廟二十八宿,塑作以群體排列方式置于寺觀大殿,強調(diào)對比,突出動感,形成了特殊的藝術氛圍,這種寫意特征與浪漫情調(diào)完美結合的藝術手法,正是元代彩塑藝術的重要特色。
山西明代彩塑繼承了唐、宋、遼、金、元歷代彩塑藝術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同時又注意吸收繪畫、戲劇、音樂、舞蹈等姊妹藝術的有益成分,融會貫通,在形式美感方面創(chuàng)造了新的風格。其塑造內(nèi)容雖然還是以宗教題材為主,但也能不斷注人新鮮的有生命力的社會內(nèi)容,出現(xiàn)了不少有個性有感情的杰作,體現(xiàn)了藝術家對生活的憧憬和熱愛。
在技巧方面,無論捏、塑、堆、作,還是妝鑾、彩繪,俱能運用自如,風格更趨繁麗、細膩和完美。值得重視的是明代懸塑及壁塑藝術,無論構圖布局還是塑造技巧,均有新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不少精彩的作品,展示了彩塑藝術更加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和更加廣闊的表現(xiàn)領域。明代的代表作品有隰縣小西天、平遙雙林寺和五臺殊像寺的懸塑。明朝末年宗教藝術急劇衰退,佛教造像大都趨于呆滯、偃化,而小西天等彩塑卻有如鶴立雞群,獨樹一幟,無名彩塑藝術大師們化腐朽為神奇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及輝煌業(yè)績贏得了后人的景仰與欽敬。
清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和前朝帝王一樣,歷代清帝也是充分利用宗教勢力,加緊從思想上控制各族人民以維護其統(tǒng)治,建寺造像活動憑借社會物質(zhì)財富的積累和不斷改進的工藝技術普遍活躍起來。
朝廷、官府直接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和人力,甚至專門翻譯刊刻了《佛作則例》《造像量度經(jīng)》等指導造像的術書,促進了寺觀造像活動的勃興與普及,與此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導致了造像作品的千篇一律和缺乏生氣,其中雖然不乏較有創(chuàng)造性的力作,但總的說來,宗教彩塑藝術隨著宗教的沒落,已成夕陽之輝了。
三、文獻記載是斷代的輔助
鑒定一處寺廟的彩塑年代,要收集查閱金石資料、文獻資料及原有照片資料,研究建筑題記、基址挖掘勘探報告及瓦件、磚件等殘件,是否有地宮文物資料,彩塑內(nèi)部資料。同時,還要注意同期、同類、同地域建筑資料的收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