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仿古建筑設計一般元素介紹
一般元素:粉墻黛瓦、亭臺樓閣、假山、流水、曲徑、梅蘭竹菊等。
特點:渾然天成,幽遠空靈;在造園手法上,中國傳統(tǒng)園林“崇尚自然,師法自然”,講求“雖由人造,宛如天開”,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nèi)利用有效的自然條件,模擬大自然中的美景。
庭院是千百年來中國建筑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在以房屋圍合的形式中,裝載著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和審美情趣,這種內(nèi)向封閉而又溫馨舒適的院落空間,曾經(jīng)滋養(yǎng)培育了一代代中國人的性情和性格,以致成為最為普遍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院落式民居吸引人的是隱藏在建筑形式后面的人文精神。圍合,不僅僅指的是物理的保護,而是建立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東西圍合形成獨立完整的局部空間而感受到安全感與歸宿感。圍合也必然形成大間距,既保證了居民私密空間的距離,同時又掃除了因安全而附加的封閉感覺,促成空氣流通,營造了良好的局部氣候條件。仿古建筑設計根據(jù)不同的空間尺度,運用亭、廊、橋等古建筑進行空間圍合形成庭院。一般有以下幾個古建筑的單獨或結合的形式在中式園林中體現(xiàn)。
中國傳統(tǒng)建筑對山水有很強的依賴性,園林布局有繞山繞水和穿山穿水兩種。繞山繞水是將山水作為建筑布局設計的中心,仿古建筑物環(huán)繞在山水的周圍,這種設計的典型便是頤和園,這種設計的精妙之處就在于整個建筑群依靠山和水得到有機聯(lián)系,游人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眺望到景觀的中心。
2、仿古建筑設計要點
(1)景墻
景墻在仿古建筑中的作用是分隔空間。我國古建筑講究“以小見大”,景墻在其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照壁是景墻的一種,具有擋風,遮蔽視線的作用,墻面若有裝飾則造成對景效果。照壁可位于大門內(nèi),也可位于大門外,前者稱為內(nèi)照壁,后者稱為外照壁。馬頭墻也是景墻的一種。其隨屋面坡度層層迭落,以斜坡長度定為若干檔,墻頂挑三線排檐磚,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頭頂端設有搏風板(金花板)。
(2)鏤空窗飾及掛落
鏤空窗和掛落在仿古建筑中起到的是裝飾作用。鏤空窗即在空白墻上做成滿月形狀。外來之景如畫一般鑲嵌“畫框”之中,他人觀鏡中之人猶如一幅動態(tài)的肖像畫。觀賞的角度不同,畫框中的畫與人也不同。掛落主要裝飾在在建筑外廊中,掛落與欄桿從外立面上看位于同一層面,設計成紋樣相近的團,有著上下呼應的裝飾作用,而自建筑中向外觀望,則在屋檐、地面和廊柱組成的景物圖框中,掛落應設計裝飾花邊,使圖畫空闊的上部產(chǎn)生變化,出現(xiàn)了層次,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
(3)屋面
中國古代建筑的屋頂對建筑立面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屋檐曲線、起翹的屋角(仰視屋角,角椽展開猶如鳥翅,故稱“翼角”)以及硬山、懸山、歇山、廡殿、攢尖、十字脊、盝頂、重檐等眾多屋頂形式的變化,加上的琉璃瓦,使建筑物產(chǎn)生獨特而強烈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通過對這些細節(jié)的設計,與屋頂進行種種組合,使建筑物的體形和輪廓線變得愈加豐富。而從高空俯視,屋頂也具有很高的觀賞效果。也就是說中國建筑的“第五立面”。
(4)飛檐
中國特有的建筑結構,它是中國古代建筑在檐部上的一種特殊處理和創(chuàng)造,常用在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的屋頂轉角處。飛檐是其屋檐上翹,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是中國建筑上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我國傳統(tǒng)建筑檐部形式,屋檐特別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翹起。飛檐設計構圖巧妙,造型優(yōu)美的屋頂給人們以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飛翹的屋檐上往往雕刻避邪祈福靈獸,似麒麟,像飛鶴,有人喜歡靈獸,有人喜歡祥云,或是一條活蹦亂跳的鯉魚,代表著臨水而居的親水文化。
(5)廡殿建筑的構造設計
廡殿建筑是一個具有前后左右四個坡面屋頂?shù)慕ㄖ视械姆Q它為四阿殿,又因單檐屋頂由五個屋脊所組成,故又稱為五脊殿,從建筑立面的檐口形式,又分為單檐廡殿和重檐廡殿,廡殿建筑的基本構造由承重木構架、圍護結構、屋頂瓦作和臺明等幾大部分所組成。
我國古代房屋的主要承重構件是木構架,它既是整個房屋的骨架構件,又是整個房屋的承重結構。它由承托屋面的木基層、桁檁、梁枋、立柱等相互連接而成,如單檐廡殿的木構架,整個荷載分別由梁枋向下傳遞,經(jīng)若干柱子形成的柱網(wǎng)承擔。整個廡殿建筑的木構架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即正身部分和山面部分。正身部分是指除房屋兩端的梢間或盡間以外的所有開間部分,這部分的木構架是按進深軸線方向所布置的一排排相同的排架所構成,也就是說,每列進深軸線上由柱梁所組成的木構架我們稱它為排架,每個排架的結構是完全相同的。而房屋兩端的兩個梢間或盡間,也是由完全相同的木結構,對稱布置在正身的兩端,所以整個廡殿建筑的木構架,只需了解次梢間或梢盡間部分的木構架即可。
(6)歇山建筑的構造設計
歇山建筑也是一種四坡形屋面,但其山面不像廡殿屋面那樣直接由正脊斜坡而下,而是通過一個垂直山面歇止之后再斜坡而下,故取名為歇山建筑,這種建筑的單檐屋頂由四個坡面九條屋脊--正脊、垂脊、戧脊所組成,故又稱為九脊殿,宋又稱為廈兩頭造。歇山建筑依據(jù)屋頂形式不同分為尖山頂和卷棚頂兩種,每種又分為單檐建筑和重檐建筑,歇山建筑的基本構造仍由承重木構架、圍護結構、屋面結構和臺明等四大部分組成,其中圍護結構和臺明的基本內(nèi)容與廡殿建筑相同。歇山建筑的木構架,分尖山頂和卷棚頂二種。尖山頂歇山建筑木構架與廡殿建筑木構架,大部分是相同的,所不同的主要是在山面作法不同:廡殿木構架的山面只需用順梁解決山面的檁木支撐即可,而歇山木構架則要將山面形成山花板的垂直面,因此,除須具有廡殿木構架中所有木構件外,還增加了草架柱、橫穿、踏腳木和踩步金等木構件。在草架柱、橫穿、踏腳木的外皮封釘木板即形成三角形歇山面,一般稱它為山花板。山花板以下接山面斜坡檐椽,形成兩山的坡屋面。卷棚頂歇山與尖山頂歇山的木構架,除脊頂部分有所不同外,其他部分木構件也完全一樣。卷棚頂歇山建筑的脊頂是兩根平行的脊檁,放置在月梁上,再在脊檁上安置弧形羅鍋椽形成卷棚脊。月梁由脊瓜柱支立在四架梁上,四架梁以下為六架梁。其他與尖山頂相同。
歇山建筑的屋頂也分為尖山頂和卷棚頂兩種尖山。頂屋面有前后兩坡和兩個山面的半斜坡,這種半斜坡有的稱它為撤頭。除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外,另還有四條戧脊和兩條博脊如果是重檐建筑還加四條角脊和圍脊。正脊兩端為垂立的三角形山花板,因常刷成紅色油漆。
(7)硬山與懸山建筑的構造設計
硬山建筑的特點是:兩端山墻與屋面封閉相交,山面沒有伸出的屋檐,山尖顯露突出,木構架全部封包在墻體以內(nèi);而懸山建筑的特點是:兩端屋頂伸出山墻之外,以遮擋雨水不直接淋濕山墻。硬山與懸山建筑也分為尖山式和卷棚式兩種。
硬山與懸山建筑的木構架
硬山建筑的木構架,與廡殿、歇山建筑的正身部分構架相同,兩端山面部分沒有特殊構件。整個木構架是由檁枋將若干個排架連接而成,與廡殿、歇山的正身部分木構架完全相同。硬山建筑的木構架分尖山式和卷棚式,尖山式木構架多為五檁至七檁建筑,卷棚式木構架多為四檁至八檁,可做成帶前廊或帶前后廊形式。
懸山建筑的木構架
在硬山建筑木構架的基礎上,將兩端梢間屋面部分的脊檁、金檁和檐檁等,同時向外伸出一段距離,使屋頂兩端向外懸挑而成。懸挑在外的各檁端頭,為避免遭受雨雪侵蝕,沿各梢檁端頭釘上人字形木板,稱為博風板,既起保護作用,也有很好的裝飾效果。懸挑距離為四椽檔,在各懸挑梢檁之下,各增加燕尾枋一根,以加固懸挑強度和裝飾效果。
(8)亭廊榭舫建筑的構造設計
由于亭子建筑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性,對其類型的分法很多,按使用性能分,可以分為:路亭、街亭、橋亭、井亭、涼亭和鐘鼓亭等。按平面形式分,可以分為多角亭、圓形亭、扇形亭和矩形等。按高低層次分,分為單檐亭、重檐亭、多層亭等等。但園林中的亭子,一般多是供游人觀賞、乘涼小憩之所的涼亭。因此,對涼亭的基本形式,我們總的將它分為單檐亭和重檐亭兩大類;每一類又分為多角亭、圓形亭、異形亭和組合亭四類。單檐亭即指只有一層屋檐的亭子,它體態(tài)輕盈活潑,處置機動靈活,所以在園林中,被得到廣泛應用。它按平面形狀分為:多角亭、圓形亭和異形亭等。多角亭是園林建筑中采用最為普遍的一種形式,它的水平投影由若干個邊所組成的相應角數(shù)而成,一般多為正多邊幾何形,可做成: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等形式,還有個別為九角形的。三角形顯得輕盈漂浮,四邊形表示方正規(guī)矩,六、八角形安居穩(wěn)重,如何選擇,具體根據(jù)總體規(guī)劃設計的配景需求,進行靈活選用。圓形亭是按水平投影圓邊形進行布置的亭子。圓是能結天倫地理的象征,適合于供多種場合采用。異形亭這是指除正多邊形和圓形以外的其他形式,如扇形、扁多邊形等。一般多用作在整體布局上防止千篇一律,而有所變異的穿插建筑物。
(9)垂花門與木牌樓
在園林建筑中,垂花門根據(jù)屋頂木構架不同,較常用的有四種類型,即:單排柱擔梁式、一殿一卷式、四檁廊罩式和五檁單卷式。單排柱擔梁式垂花門,是指正對屋脊線的位置上設立兩根門柱,而屋架梁以它為中柱,對稱的橫擔在柱上。由于它的穩(wěn)定只依靠獨排中柱插入基礎內(nèi),故一般只用于輕小型屋頂?shù)拇够ㄩT。
(10)顏色
朱紅色,又稱中國紅,是紅色顏色之一,介乎紅色和橙色之間,是一種不透明的朱砂制成的顏色,因為宮殿裝修的主色調(diào)使用的是金黃色和朱紅色,因此朱紅色表示高貴與權威,朱紅色的大門象征著莊重。目前古建中多用的是栗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