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建筑欣賞-北京潭柘寺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寺內(nèi)最雄偉壯麗的建筑,為古建筑中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式,木結構,面闊98尺,進深58尺,高71尺,五開間。大雄寶殿和故宮太和殿的造型完全一樣,“重檐廡殿頂、四面坡、八面流水、九個房脊,”是清朝最高等級的建筑。屋頂上的瓦是黃色的,黃瓦是皇家專利,只能皇宮、太廟、可以使用。民間是不允許使用的。一般的寺廟都是綠瓦、藍瓦和灰瓦。戒臺寺的大雄寶殿使用的就是綠瓦。但是潭柘寺的大殿使用的卻是黃瓦,可見潭柘寺的地位之高。
大殿正面上層檐下掛的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手書的“大雄寶殿”斗子金匾,門額上掛有乾隆皇帝手書“福海珠輪”的金字行龍戲珠橫匾,“福?!本褪钦f:佛可以給我們帶來福德、吉祥,可以使我們?nèi)コ裏馈⒚撾x苦海,達到極樂的世界,所以叫“福?!薄?/p>
在大殿頂上大脊的兩端,安放著一對巨大的琉璃鴟吻,高2.9米,僅比故宮太和殿上的正吻小0.5米,這在北京的古建筑中是相當大的,為民間之冠。特別是有四條金鏈子鎖著它,這四條金鏈子是潭柘寺的一絕,只有潭柘寺有,別處任何地方都沒有,因為這是康熙皇帝賜給潭柘寺四條金鏈子,把它鎖起來,讓它永世不能離開大殿,而且命名這四條金鏈子叫“鎏金劍光吻帶”。
大殿的梁、棟、天花板上繪有“金龍和璽”的圖案,這雖然是古建筑中最高等級的彩繪圖案,但一般敕建寺廟都可以用,但有一點卻是其他寺廟所無法相比的,大頂上用的是“井口天花”,這種形式的天花板只有在皇宮的正殿里才可以用,就連偏殿、配殿都不能使用,而潭柘寺的大雄寶殿卻有這種特權,這在中國所有的寺廟中也是極為特殊的。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門頭溝區(qū)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潭柘寺寺內(nèi)占地2.5公頃,寺外占地11.2公頃,再加上周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潭柘寺始建于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龍?zh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
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主體建筑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齋堂和毗盧閣。東路有方丈院、延清閣、行宮院、萬壽宮和太后宮等。西路有愣嚴壇(已不存)、戒臺和觀音殿等,莊嚴肅穆。此外,還有位于山門外山坡上的安樂堂和上、下塔院以及建于后山的少師靜室、歇心亭、龍?zhí)?、御碑等。塔院中共?1座埋葬和尚的磚塔或石塔。
山門外是一座3樓4柱的木牌坊,牌樓前有古松二株,枝葉相互搭攏,猶如綠色天棚,牌樓前有一對石獅,雄壯威武。過牌坊是單孔石拱橋,名“懷遠橋”,過橋就是山門。
天王殿殿中供彌勒像,背面供韋馱像,兩側塑高約3米的四大天王神像。天王殿兩旁為鐘鼓樓,后面是大雄寶殿。寶殿面闊五間,重檐廡殿頂,黃琉璃瓦綠剪邊,上檐額題“清靜莊嚴”,下檐額題“福海珠輪”。
正脊兩端各有一巨型碧綠的琉璃鴟吻,是元代遺物,上系以金光閃閃的鎏金長鏈。殿內(nèi)正中供奉碩大的佛祖塑像,神態(tài)莊嚴,后有背光,背光上雕飾有大鵬金翅鳥、龍女、獅、象、羊、火焰紋等。佛像左右分立“阿難”、“伽葉”像,均為清代遺物。大雄寶殿后為齋堂院,是和尚們吃飯的地方,堂后有三圣殿,但此二殿均已拆除。只剩兩株娑羅樹和兩株銀杏樹,樹體高大。中軸線終點是一座樓閣式的建筑,名毗盧閣,高二層,木結 構。站在毗盧閣上縱目遠眺,寺廟及遠山盡收眼底。
寺院東路由庭院式建筑組成,有方丈院、延清閣和清代皇帝的行宮院,主要建筑有萬壽宮、太后宮等。院中幽靜雅致、碧瓦朱欄、流泉淙淙、修竹叢生,頗有些江南園林的意境。院內(nèi)有流杯亭一座,名猗軒亭。
寺院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主要建筑有戒壇、觀音殿和龍王殿等等,一層層排列,瑰麗堂皇。戒壇是和尚們受戒之處,臺上有釋迦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兩側各有一長凳,是三師七證的坐處;觀音殿是全寺最高處,上有乾隆手書蓮界慈航,內(nèi)供觀世音菩薩,斂目合什,雋秀端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