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中竹子的情結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愛竹,不僅是因為它的形、色、音的自然美,更是因為它剛勁挺拔、虛懷若谷的美。有人總結了竹子的十德:竹子挺直,寧可彎曲也不愿彎曲。竹子雖直;竹子雖然有竹節(jié),但不止步,說是奮進;竹子外直中通,心胸開闊,說是虛懷;竹子深埋,素面朝天,說是簡單;竹子一輩子都是花,死了也沒有遺憾,說是奉獻;竹玉樹面對風,頂天立地,說是卓爾;竹子雖然是卓爾,但不像松,說是善群;竹子質地猶石,可成器,說性堅;竹子變成符節(jié),蘇武堅持,說道德;竹載文傳世,任勞任怨,說責任。
有了這種十德,人們稱贊君子如竹,把竹子移植到走廊的前窗下,日夜看著對方,就像對待好朋友一樣。每當月白風清澈時,竹影旋轉,引起了無數文人的詩意興奮。直到今天,竹子的魅力仍然隨處可見。
魏晉風流,名人與竹園
在歷代詩文集中尋找種竹賞竹的名士,最早的大概是東晉時期的顧辟疆。魏晉時期,兩漢衰亡后的戰(zhàn)爭和動蕩還沒有平息。大多數文人和名人對仕途漠不關心,熱愛山川,對自然美的向往是前所未有的強烈追求。顧辟疆,江南姓之一,也不例外。他在吳門(今蘇州)建了一個辟疆園。這個花園以竹樹和怪石聞名一時,被譽為池塘林泉之勝,吳中第一。
辟疆園的名氣太大,連出身王與馬共天下的王氏大書法王獻之也被它吸引。據記載,王獻前往會稽路經吳門,曾專程到辟疆園觀勝。王獻之和他的主人顧辟疆沒有任何聯系,所以他直接去了公園,在主人宴會上指揮好惡,旁若無人。這個軼事被劉義慶記錄下來·在《簡傲》中,王獻之不拘俗禮的派頭似乎并沒有給主人顧辟疆留下好印象,但辟疆園在當時名人心目中的名氣確實可見一斑。
直到唐代,辟疆園依然存在,是唐人眼中的名勝古跡。李白的《離別龔處士》中有句話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園,將辟疆園的竹子與陶淵明宅的柳樹相提并論。晚唐詩人陸龜蒙有《奉和攻美二游詩》·任詩傳世——吳之辟疆園,在昔勝概敵。前聞富修竹,后說怪石??梢娋G竹之于辟疆園,可稱為代表性景觀元素。
西晉時期,山濤、阮籍、季康、向秀、劉玲、阮咸、王蓉經常在竹林下宴席,在竹林下游憩,伴隨著清風明月,聽著竹海的風聲,后人稱之為竹林七賢。但由于書圣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著名的會稽蘭亭,至今仍掛著竹陰滿池清水,蘭氣靜如人的對聯。
唐詩宋詞中的竹子和花園
唐宋時期,文人墨客對自然之美的追求絲毫沒有減少。唐代甚至有一群詩人被后人稱為山水田園派。這個學校的領袖王偉的《圈川集》中有一首流行的《竹里館》——獨自坐在黃昏里,彈鋼琴,呼嘯而過。深林人不知道,明月來拍照。
枯木竹石圖53×69.8cm元吳鎮(zhèn)
晚上獨自坐在竹林里彈鋼琴,月光灑滿竹林,竹影搖曳,微風歌唱,多么優(yōu)雅的竹林藝術理念。到目前為止,蘇州曲園(著名學者余平伯先生曾祖故居)仍有一個名為小竹館的宣館,是王偉的詩。
白居易任校書郎時,曾在長安尋找居所,最終落戶關相國過世私宅。園內有關相國手植叢竹,但園亭易主,多人砍伐,早已枝葉疲憊,無聲無色??吹竭@個孤獨的場景,白居易嘆了口氣:聚會,糞便,稀疏,密封……所以日出有清陰,風來有清聲。依然,欣欣然,若有感情也。
這就是《養(yǎng)竹記》的原因。即使在臨時居住的地方,也不要忘記好好培育竹林。一方面,出于樹如此,人如何堪忍受的感覺,另一方面,文人確實對竹子有著非凡的情結。在《養(yǎng)竹記》的開頭,白居易寫道——
竹如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思善建不拔。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思中立不倚。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應虛受者。竹節(jié)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jié),則想磨礪名行,夷險一致。丈夫是這樣的,所以君子人多樹為庭實。
這是歷代文人對竹子深愛的表現。
說到宋代以竹景著稱的園林,不得不提到蘇州滄浪亭。據說這個花園始建于五代,后北宋詩人蘇舜欽罷官居住在蘇州,重新修復成為著名的竹花園,并取《楚辭》·漁父中滄浪之水清澈,能洗吾流蘇;滄浪之水渾濁,能洗吾足的意思,將這個花園命名為滄浪亭。他在《滄浪亭》中這樣描述——前竹后水,水之陽又竹,無窮無盡……澄川翠干,光影會適合軒戶,尤其適合風月。滄浪亭詩中還有一路抱幽山,居然在城市間。主人對綠竹的欣賞偏愛可見一斑。滄浪亭在蘇州的園林中歷史最悠久?!陡∩洝返淖髡呱驈驮c妻子陳云住在滄浪亭旁。因為他喜歡滄浪亭的風景和樂趣,他經常去在沈復的話中留下了很多關于這個亭子的痕跡。著名學者張中行先生也對蘇州滄浪亭情有獨鐘。他在《三言三語》一書中說,他最喜歡滄浪亭的野趣。
智者樂水,君子師竹,水能淡為我朋友,竹解虛心為我?guī)?白居易句)。水竹的勝利充分體現了蘇氏降滄浪亭歷代主人的興趣和心態(tài)。滄浪亭竹景最好的地方就是翠玲瓏。這個名字來源于蘇舜欽詩《滄浪懷貫》中秋如林紅,日光穿竹翠玲瓏的句子。小軒前后種竹子,日光穿竹子,光影凌亂細膩,搖竹子發(fā)出類似玉板的清音。軒內家具用竹節(jié)裝飾,壁掛竹畫,透過窗欞只見空靈蒼翠,一副風黃長笛,流水當鳴琴的竹對聯更是點睛之筆。
即使是一輩子都沒有忘記醉中挑燈看劍的辛棄疾,在閑居帶湖的過程中,也曾興高采烈地規(guī)劃過自己的家園——東岡更翻茅寨,好都把,軒窗臨水。要小舟釣魚,首先要種柳;疏籬護竹,不妨觀梅。秋菊堪飯,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栽。
明清園林:無竹不園
明清時期,江南園林傾向于竹景觀的鼎盛時期,幾乎達到了無竹不園的地步。竹子與巖石、亭臺樓閣、水體、花園道路相匹配,營造出竹徑通幽、粉墻竹影、移竹當窗等景觀。園林家不僅用竹子作為人格象征抒情言志,還用竹子作為水墨畫,甚至代替絲竹弦聽清音……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里,有一個以竹作景的宣館瀟湘館。林黛玉說:我愛那些竹子,隱藏著一道曲欄,比別處更安靜。曹公只寫了八個字: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展現了瀟湘館的音景之美。
“瀟湘館”
蘇州拙政園曾是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明嘉靖時期,皇史王獻臣仕途失意,回蘇州買舊址,聘請吳門畫派代表文正明參與園林設計。文正明以畫竹著稱,有詩稱贊東晉辟疆園水竹人推顧辟疆,有他參與設計,拙政園以竹景自然曲盡其妙?!蹲菊@圖》中有許多竹景,倚玉軒、玲瓏館、志清處、凈深亭、湘筠塢,都種植了美竹,相映成趣。
借景是我國園林景觀建設的一大特色。在空間有限、功能特定、不可能形成竹林的情況下,可以種植少量竹子,借用周圍環(huán)境展現深刻的意境。所謂觀庭中的一棵樹,可以想象千林;在盆里打一拳,也知道五岳是園林最神秘的魅力之一。
江南園林中的墻壁大多是白色的粉色墻壁,看起來像白色的畫紙。園林制造商經常將竹子配置在粉色墻壁前,形成一個場景,就像以墻壁為紙,竹影為繪制的墨竹畫一樣。明代著名工匠計劃成《園冶》記載,以粉墻為紙,古色古香,種植黃山松柏、古梅、美竹,收集圓窗,就像鏡子中游一樣。正是這種借鑒創(chuàng)造力的繪畫技術。
鄭板橋是熱愛竹石的揚州八怪之一,曾經對竹石的畫意有過非常優(yōu)美的描述:十湖毛齋,一個天井,修竹竿,石筍數尺,其他地方不多,費用也不多。風雨中有聲,日中月中有影,詩中酒中有情,閑中有伴。不僅我愛竹石,也就是竹石也愛我。
這種意境至今仍能在古典園林中找到。蘇州怡園的小滄浪,亭子后面的粉墻前種了幾叢翠竹,搭配石景。亭子上有朱枝山草書《竹月漫當局,松風如在弦》的對聯,文人對自然光影之美的迷戀如在眼前?;▓@里有很多造型獨特、圖案精美的鏤空窗戶,或者是獨立的小天井。這些地方大多點綴著三兩根竹子,襯托在紅窗粉壁前,隱藏在陽光和月光下。
除了用幾根竹子勾勒出來的素描外,園林中還有許多用大竹林建造的森林峽谷奇觀。后者的代表是蘇州獅子林。獅子林是元代蘇州城最著名的花園。有成千上萬的竹子。森林下有許多奇怪的石頭,或臥室或仆人。它看起來像一只巨大的獅子。樹木密密麻麻,雖然到處都是會議,但同于森林峽谷。。竹石之美也為這座禪宗花園增添了許多色彩。
古詩有云:竹風若雨,山蟲聽起來像蟬。竹林聽風別有意思。明代王世貞曾經建過一座山園,園內有修竹千竿。主人曾在《山園》中寫道:宜雨,蒙蒙,深淺,各極其致,波自文,飛躍。宜風,碧黃白楊,聰成韻,讓人忘倦。每當風雨來臨時,靜聽竹聲就成了一大樂趣。拙政園有小軒名聽雨軒,軒后有芭蕉翠竹,風過疏竹,雨打芭蕉,其間韻味只有親臨其境才能感受到。怡園的玉延亭原有竹林環(huán)繞,四季青翠,以萬竿戛玉,一笠延秋,灑清風的意境命名。萬竿戛玉描述的是風吹竹林發(fā)出玉石般的聲音,從而達到微風一過,交戛鳴玉的音樂效果。
除蘇州外,還有一個名園,不僅供人種竹賞竹,甚至將竹作為整個園林的象征和圖騰,這就是揚州的個園。它是清嘉慶、道光年間兩淮鹽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舊址上建造的園林。主人名至筠,筠也借指竹。當時花園里到處都是翠竹,總結了東坡詩寧可吃無肉,也不住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說明主人不俗。又因竹葉形狀像個字,故名個園。
個園以其四季假山堆疊精美而聞名,竹身影隨處可見。春山以竹石開始。早竹與竹筍形狀的巖石相匹配,與花墻漏窗相映成趣,宛如雨后春筍的畫面;夏山上種植了更多纖細柔軟的水竹,與太湖石相匹配,更加安靜美觀;秋山有不耐寒的四季竹,取其葉枯之美;冬山用竹子和梅子裝飾雪石,營造出月映竹千字,霜高梅懷花的含義。曾有人寫詩稱贊:春山艷冶如笑,夏山翠綠如滴,秋山潔凈如妝,冬山慘淡如睡?!?/p>
中國園林被稱為無聲的詩歌,三維的繪畫,造園者喜愛的竹子就像詩歌和繪畫中不可或缺的靈感。竹子在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中起著如此美妙的作用,人們不禁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