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園林丨頤和園中的園林文化
中國園林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形態(tài)。中國園林伴隨著山水文化和隱逸文化而逐步形成發(fā)展,成為可游可賞可居、體現(xiàn)園主人格追求和精神世界的場所。中國園林文化在自身的發(fā)展過程中,對東、西方造園理念和實踐都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重要流派都對中國園林產(chǎn)生過深遠影響,成為園林創(chuàng)作的主導思想、造園實踐的理論基礎。儒家倡導的山水園林是美育人性的空間;道家的“道法自然”、“壺中天地”等成為中國古代園林的哲學文化基礎;佛教追求的佛國凈界和叢林制度促成了佛寺園林藝術空間。
“君子比德”是中國古代園林的文化價值取向,“與民同樂”是封建社會公共園林的仁政文化追求,“兼濟”、“獨善”等思想規(guī)定了古代士人園林的風格。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chuàng)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后來逐步發(fā)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君子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表征理想人格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儒家的主要典籍對君子有過多種界說,其中,“君子比德”說是一種非常有特色的闡述君子人格的方式,“所謂比德,是指以自然物(山、水、松、竹等)的某些特點使人聯(lián)想起人的道德屬性,借為人的道德品格、情操的象征,因之賦予自然物以道德意義”。儒家在描述君子的人格特點時,常常以自然物的各種特點來象征君子的各種品德,使君子形象通過自然物表征出來,從而使君子這一道德上十分完善的倫理人格形象化,變得可親可近,可感可觸,給人以審美的愉悅。因而,在許多中國美學史著作中,都把“君子比德”說作為儒家的美學理論來加以闡釋。確實,“君子比德”說鮮明地反映了儒家的美學精神和審美興趣。
縱觀我國園林史,一個非常鮮明的特征就是盛世興園。凡是國泰民安,必是大興園林之時,反之也如此。
孔子認為人和自然是一體的,山和水的特點也反映在人的素質(zhì)之中。因此他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痹谇ё?nèi)f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穩(wěn)定的,可信賴的,它始終矗立不變,包容萬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則是多變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沒有像山那樣固定、執(zhí)著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鋒利,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難于追隨,深不可測,不可逾越。
聰明人和水一樣隨機應變,常常能夠明察事物的發(fā)展,“明事物之萬化,亦與之萬化”,而不固守一成不變的某種標準或規(guī)則,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隨遇而安,尋求另外的發(fā)展,所以,他們總是活躍的、樂觀的。仁愛之人則和山一樣平靜,一樣穩(wěn)定,不為外在的事物所動搖,他們以愛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樣向萬物張開雙臂,站得高,看得遠,寬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傷于物,不憂不懼,所以能夠長壽。這也是頤和園仁壽殿命名的真意。
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理念根植于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思想,遵循了“法天象地”、“道法自然”等道家思想,造園的過程從哲學層面闡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道法自然是老子的哲學思想。老子認為,“道”雖是生長萬物的,卻是無目的﹑無意識的,它“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即不把萬物據(jù)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勞,不主宰和支配萬物,而是聽任萬物自然而然發(fā)展著。頤和園“一池三山”的整體布局體現(xiàn)著這一思想。
佛教傳入中國后,即改變了早期印度佛僧不事農(nóng)桑、棲居窟龕的生活環(huán)境。唐代以來,禪宗佛學所倡導的“心性本凈”、“無所往而生其心”等思想受到士大夫的推崇,影響到文學和園林的發(fā)展。佛寺園林成為佛教文化載體藝術空間,佛家所描繪的“佛國凈界”,其景象其實是一個園林藝術空間。